2023年5月1日
英皇查理斯三世本周末(6日)接受加冕,他是英國歷來最年長登基的君主,距上次他母親伊利沙伯二世加冕相隔70年。體制的支持者相信世襲皇位最利維護傳統,查理斯卻已捲入觀念變異的漩渦之中。
查理斯於母親逝世即已繼位,擇日加冕,象徵傳承國族血脈。英國向來重禮法,隆重舉行儀式以達致政治、文化和經濟效果。英國脫歐以來,變得在發達國家中經濟增長最慢,物價上升最快,各業罷工頻仍,政治深陷傾軋。傳媒認為,加冕禮金碧輝煌的場景,可助激勵民志、促進團結──只是擔心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哈里王子夫婦身上。
查理斯的次子哈里娶了美國影星梅根,一同移居美國,宣布放棄殿下頭銜和辭去皇室職務。哈里今年初出版回憶錄和接受訪問,公開與皇室爭拗的諸多情節,講到梅根被英國皇室中人針對。梅根有非洲裔血統,哈里暗示皇室中有人存種族主義偏見,甚至猜梅根生孩子是什麼膚色。
哈利回憶錄書名叫《備胎》,記述到查理斯曾經對王妃戴安娜說︰「太好了,你給我生了一個皇位繼承人和一個備胎,我完工了。」書名大抵源於此。查理斯成為英皇,長子威廉是法定皇儲;哈利作為後備,繼位順序現排第五。
傳媒焦點
正選與後備角色不同,會受偶然因素影響生變。查理斯本人也是從「備胎」支系繁衍而來。上世紀三十年代,英皇愛德華八世與美國離婚婦人相戀,自知難以見容於當時宗教倫理觀念,於是提出退位,由其弟接任成為佐治六世;其長女伊利沙伯本來距離皇位甚遠,沒想到得以繼承父親登基。
查理斯的戀情經歷,比伯公愛德華更複雜,而已是另一年代,他登基沒受影響︰一方面,社會觀念變更,他再娶的卡米拉雖然離過婚,仍獲接受為皇后,將伴隨一起加冕。另一方面,現今傳媒神通廣大,緊貼追蹤,持續報道,多端評議;戴安娜意外喪命也是因傳媒「狗仔隊」跟逼。查理斯避不開傳媒的聚焦。
查理斯擔任皇儲時間為歷來最長,與母親一起度過戰後大英帝國退卻過程,世界多處地方擺脫殖民統治,不再尊英皇為元首。時移世易,在母子兩代產生不同反應。伊利沙伯二世一生謹言慎行,嚴守規矩,贏得擁戴。查理斯成長經歷和戀情波折由傳媒披露於公眾面前,予人的形象有別於母親。他自言無意跟隨傳媒耍「猴子戲」。
不管喜歡與否,傳媒被利用為鬥爭工具,添加是非爭拗。哈里講到皇室中人每天留意小報的頭條。他更指卡米拉暗中向媒體「放料」,以換取有更多正面報道,為做皇后鋪路。皇室對此說急忙否認,並且透露查理斯十分惱火,感到忍無可忍,下令收回哈里夫婦慣住的浮若閣摩爾別墅。哈里上月回倫敦辦事,皇室也稱皇上工作忙,沒時間見這個兒子。
國王加冕大典,哈里王子夫婦是否出席,引起不少猜測。皇室先前放風說,哈里夫婦如果缺席查理斯這一生最大事,使聲望受損,即意味關係破裂,再難彌補。卻又有消息稱,如果哈里夫婦到場,將受到冷待,兩人不會好過,梅根要準備被喝倒采。
道德形象
皇室發出的觀禮邀請,最後得到回覆︰哈里將出席,梅根留家照顧孩子。折衷處理,半推半就,糾結未解,連日來傳媒繼續盯着夫婦倆的動向。
我國古籍《禮記》說︰「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處高位者要注重道德形象。固然古今中外情況不同。英國君主曾是高危職位,多人在位上被殺,例如查理斯一世被斬首,威廉二世遭刺殺,愛德華二世被皇后串通情人謀害。到十八世紀中葉,英皇爭權奪位的歷史告終。如今英皇憲制上無行政權,影響力大小很視乎公眾形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數碼港與香港大學 |
上一篇: | 中國如何才能調停俄烏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