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4日
內地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經歷了持續幾十年的高速增長,作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目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企穩在1.2萬美元,接近世界銀行所定義的高收入國家門檻。隨着內地經濟的持續擴張,數以億計的內地中產階層已經成形,並造就了一個數量可觀的富裕群體,令內地家庭的財富積累水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長。根據胡潤研究院早前發布的《2022意才.胡潤財富報告》顯示,儘管過去3年來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但仍無阻內地富裕人群的財富上升趨勢;不但內地富裕家庭的數量繼續穩步增長,其擁有的總財富高達164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5%,是全年GDP總量的1.4倍。
該報告進一步指出,除港澳台之外,當前內地擁有600萬人民幣資產的「富裕家庭」的數量,比上年增長2.2%至416萬戶;擁有千萬人民幣資產的「高淨值家庭」數量,比上年增長2.6%至達到171萬戶;而擁有億元人民幣資產的「超高淨值家庭」和擁有3000萬美元的「國際超高淨值家庭」的數量分別達到11.6萬戶和7.7萬戶,比上年增加3.6%和4.3%。
財管和高端服務業前景廣闊
筆者認為,過去多年來中國經濟的「增長奇蹟」是內地家庭財富快速增長的底層邏輯。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到2035年國家經濟實力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邁上新的大台階,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有分析測算,這意味着到2035年國家經濟規模和人均國民收入較2020年「翻一番」,估計在此期間內地的GDP需要維持接近5%的年均增長率。隨着內地經濟維持中速增長的軌跡,且國家日益追求高品質發展,將成為內地家庭財富增長的根本動力。換言之,內地的中產階層及高淨值富裕家庭的財富水準繼續穩步增長,亦會反過來成為內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力量,並推動國家經濟邁上更可持續、穩健的發展道路。
隨着內地中產階層及富裕群體的規模日益壯大,他們除了對香港優質的教育、醫療等高端專業服務需求大幅提升之外,其對於財富保值增值和財富傳承方面的需求,將為香港金融業尤其是財富管理行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機遇。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房地產在內地的家庭財富中佔據了相當高的比重,惟這一狀況於近年來發生了根本改變。中央堅持「房住不炒」的國策使房地產的投資屬性進一步降低,內地家庭財富需要更加多元化的分散投資機會,包括將部分資金投資於境外。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下的國際化都市,又是亞太區成熟的國際金融中心,具有多元化和國際化的金融產品,並與內地金融市場逐步建立互聯互通的機制,可以更好滿足內地富裕客戶對財富管理的需要。
家族企業交班之際出現的機會
另一方面,當前內地不少白手起家的民營企業家進入家族「交班」的階段,他們對財富傳承的需求日漸增長。根據前文提到的胡潤報告預測,內地未來10年將有19萬億元人民幣的財富傳給下一代,到未來20年和30年財富傳承的金額將進一步增加至51萬億元和98萬億元人民幣。香港憑藉其長久以來滙聚東西文化的獨特橋樑角色,且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資金流通自由、商業活動受到保障,稅率低、稅制簡單等的綜合優勢,對內地富裕家族來港設立家族辦公室具有不俗的吸引力。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發布的全球離岸財富管理中心排名中,香港受惠內地財富快速累積及高淨值人士投資海外需求增加,截至2021年底,香港資產管理規模上升至約36萬億港元,位於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僅次於瑞士;估計到2023年有機會超越瑞士成為全球第一的離岸財富管理中心。
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為了進一步豐富人才庫及吸引更多新資金落戶香港,擬引入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規定申請人須將一定金額的資產,投放在本地市場,但不包括物業投資。據報道,特區政府有意大幅提高資金門檻,較上次每宗申請要求的1000萬港元多幾倍,其中部分資金需投資在創科等特定產業。
吸引資金增強經濟動能
事實上,「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最早於2003年沙士後推出,特區政府為挽救當時低迷的本土經濟,要求申請者須最少投資650萬元;隨後於2010年將該計劃的投資額提高至1000萬元,並把房地產投資剔除在外,以紓緩樓市炒風,到2015年該計劃停辦。筆者認為,本港社會接連經歷了社會運動和新冠疫情的打擊,過去幾年來本地人才和資金都有不同程度的流失;當前正步入疫後的拚經濟階段,政府擬重新引入「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為香港補充新的資金和人才,同時一早宣布會限制資金流入本地房地產市場,其大方向是值得支持的。
但從該計劃過往的實施經驗來看,雖然對象並不包括內地居民,但在實際操作中有很高比重的申請者為華人華僑,當中不乏透過入籍第三方國家、再申請來港的情況,即俗稱的「出口轉內銷」的申請者。筆者建議,特區政府需正視內地居民尤其是富裕階層對投資香港、移居香港擁有龐大需求的這一客觀事實,不妨開闢正規渠道,讓即將新推出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可以名正言順的涵蓋若干比例的內地居民,並要求至少一半的資金須投資在金融市場以外的本地實體經濟,包括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八大中心」戰略定位的相關行業,從而擴大對本地經濟的受益面和創造更多的本地就業機會,切實增強香港的發展動能。
這樣,香港將可繼續發揮百年以來作為華人華僑彙才聚財的移民城市的應有角色了!
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學校收生不足 |
上一篇: | 生成式AI︰毀滅人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