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日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訪俄羅斯鞏固戰略關係,推動解決烏克蘭危機。有國際經濟期刊指出多數國家都會贊同中國所為,它卻又同時抹黑中國的用心,反映出西方一些勢力的頑固偏見。
烏克蘭危機關係全球大局,持續多月,造成重大傷亡,現陷於僵持,實際不可能在戰場分出勝負,戰事升級只會帶來災難。和談解決是唯一出路。
中國今年2月發表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文件。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習主席會談時,表示認真研究了中方文件,並且說明「對和談持開放態度,歡迎中方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這使局面出現轉機。
普京與習近平簽署了俄中《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關於烏克蘭問題,兩國均認同「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必須得到遵守,國際法必須得到尊重」;雙方重申必須尊重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防止形成陣營對抗、拱火澆油。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搶先聲稱反對烏克蘭停戰。他這類人自有一番算計,以為仗打下去有利。美國人民卻是蒙受不利影響。上世紀經歷兩次大戰後,成立了聯合國希望從此杜絕戰爭。然而美國不停止對外用兵,發動逾200場戰爭,美國民間統計造成逾90萬人死亡。
俄經濟份量難輕視
美國政府乘烏克蘭危機發動對俄羅斯制裁,這非聯合國共識,多數國家沒參與。歐洲媒體提議認真數數,看到底制裁是圍堵了俄羅斯,抑或反過來封鎖了自己?制裁阻斷經濟,加劇通脹,美國聯儲局急速加息應付,卻間接引發銀行擠提危機。俄羅斯無銀行關門,反而美歐幾家銀行倒閉。
法國經濟學者薩佩早已指出,俄羅斯的經濟份量重於一般歐洲人的估計。如果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及調整農、工、礦業相對於服務業的權重,便知道沒有輕視的理由;「到局面嚴峻時,糧食、能源等必需品的價值,肯定高於娛樂和金融服務。」
習近平與普京還簽署了面向2030年的中俄經濟合作規劃,擴大貿易規模,以及鞏固全方位能源合作夥伴關係。中俄雙邊貿易額2012年為800多億美元,到去年突破1900億美元,預期到2030年可達到3000億甚或4000億美元。
中俄合作塑造新型大國關係,多次申明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中俄《聯合聲明》呼籲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對話而不對抗、包容而不排他。西方個別媒體誣指中俄推動的國際秩序「否定普世價值」,純為造謠。
中國對美國也尋求不衝突、不對抗、和平共處。中國人希望美國繼續發展進步。去年中美貿易總額約7000億美元,雖然美國當權者要迫使經濟「脫鈎」,企業與消費者則自有選擇。
中國學術機構一份國際形勢報告說,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增長,持續高於發達經濟體的增長,前者去年佔全球經濟份額提升至41%,後者份額相應降低,而仍佔過半。這評估說的是兩句話不是一句話︰「東昇西降」、「西強東弱」態勢依舊。
相互尊重是交往的前提。美國官方慣於居高臨下霸凌欺人。日前美國國會關於TikTok的聽證是如此一次展示,議員的傲慢無知令美國年輕人深以為恥。美國權貴輕蔑看待中國人民捍衞主權的決心,支持「台獨」勢力挑起事端,必然要受到回擊。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特朗普由準備被捕到反擒 |
上一篇: | 赤裸裸的現實──地緣政治的無處不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