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1日
荷李活道是華人社會裏歷史最悠久的文物字畫一條街,整條荷李活道設有不同形式的畫廊、傳統書畫及家具店,甚至陸續出現一些現代藝術畫廊。荷李活道是香港開埠後最早發展的街道之一,整條街道的歷史,就是香港的歷史。
把荷李活道變成「文創產業區」,完全能夠反映香港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心特色,尤其是中華文化特色,能說好香港故事,說好中國故事。荷李活道整條街必須以中華文化出發,街道有很多特色,例如文武廟就是香港最重要的廟宇之一。幸好政府早於殖民地時期訂立《華人廟宇條例》,保護香港所有的華人廟宇,並成立華人廟宇委員會 (https://www.ctc.org.hk/b5/home.asp),香港的廟宇才能保存下來,現時委員會委託東華三院代為管理其中20間廟宇。除了荷李活道的列聖宮和文武廟外,附近一帶還有很多不同的廟宇,例如磅巷的廣福義祠、士丹頓街的伯公廟、太平山街的水月宮等,若進行更好的規劃,便能夠形成一股更大的旅遊吸引力。
目前荷李活道一帶有元創方、大館、藝穗會、中環街市等文創場地,若果這個區域能夠連成一個系統,更有主題和集中力量去發展,絕對可以創造出一個很強的特色,並應該以說好香港故事、說好中國故事為本,把中國文化的書法書畫推廣出去。書法的文房四寶及篆刻,其實在中上環一帶已經有很成熟的環境生態,如果能夠加以發揚推廣,便可營造一個具特色的書畫文化區,這是全中國獨一無二的。香港一直也有書畫傳統,香港的書畫界和內地黃君璧、高劍父、楊善深等嶺南派國畫大師均淵源深厚。若果把荷李活道發展成文創區,必然可以有更大的可能性。
文武廟附近有摩羅廟街,摩羅廟街可以重新活化,成為一個市集區,就如東京淺草寺,寺前擺有很多市集攤檔。像黃大仙祠門前也有一些攤檔擺賣,能夠製造更好的旅遊資源,讓香港文創界可以創造更多文創產業價值。
文武廟前有一個小公園,那裏也可以進行改建,變成一個市集空間。目前公園內的兒童遊樂設施和座位,似乎未能有效地和文武廟相呼應,這方面其實可以做得更好。而荷李活道每星期天都應該設為行人專用區,舉辦不同的市集,我相信會帶來更吸引的旅遊特色和更多經濟效益。
目前香港需要的不只是所謂高檔次的文化空間,這種能夠製造本地就業機會和吸引外地遊客的民間文創區和文化市集,更應該大力推廣和發展。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提升體育機構政治觸覺3建議 |
上一篇: | 與新冠病毒的長期戰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