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0月29日

黃伯農

俄羅斯與中國協約的戰略意圖

9月中旬,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烏茲別克撒馬爾罕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內會面。習主席這次境外訪問是自2020年北京實行防疫措施以來的首次,也是自2月底俄烏戰事爆發以來的首次兩國元首會面。事件突顯雙方認為於當前世界局勢下有需要加強合作。

近年英語學術、政策和輿論界共識中俄已形成「協約關係」(entente)。有分析將中俄協約說成「不對等關係」而矮化俄國,試圖增加俄方對北京的猜忌。例如,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John Bolton相信中俄協約讓中國能透過俄羅斯、朝鮮半島和中東投射更大威懾力,削弱美國全球霸權,中國才是頭號威脅。

內地《環球時報》則認為中俄協約形成並非完全與西方有關。2001年中俄簽訂《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除了促成上海合作組織在同年成立之外,也有助2005年兩國全面解決邊境糾紛。縱使西方試圖分化中俄,但中俄協約原因廣泛,分化不會成功。

本文梳理中俄協約的歷史地緣發展,從歐亞地緣政治和戰略文化角度推敲俄羅斯與中國協約的戰略意圖。

沙皇蘇維埃均向東方拓張

一直以來,俄國戰略文化都有被與歐洲關係和對亞洲政策之間所產生的地緣政治張力所塑造。1689年,俄國成為首個歐洲國家與中國簽訂條約。《尼布楚條約》使俄國開拓通往東方的跨西伯利亞貿易路線。1858至1864年間,沙皇向東方軍事拓張,奪取滿清在西伯利亞、中亞和遠東地區大概665000平方英里的領土。1890年代,俄國興建「跨西伯利亞鐵路」向遠東進行殖民、推動貿易和軍事計劃。自此深入涉足東亞地緣政治。但1905年日俄戰爭的戰敗使沙皇向東拓張計劃受阻。

1917年後,蘇維埃因未能得到歐洲工人階級支持加入布爾什維克革命而轉向東方;列寧和史太林支持東亞和東南亞的共產革命運動。1940年代,中共得到史太林協助在國共內戰中得勝。1950年代初中蘇便結盟,但到了1960年代,兩國意識形態分歧和競爭領導共產國際地位破壞了中蘇聯盟。1969年,兩國因邊境糾紛而差點爆發戰爭。1980年代,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提出新東亞政策,中俄關係稍趨緩和。

冷戰後,俄國東方政策出現變化。雖然莫斯科致力改善與中國、南韓和日本的關係,但北方四島主權糾紛使日俄關係停滯不前,俄國便加強與華關係。1996年,中俄成為「戰略性夥伴」,反映莫斯科想透過與華加強合作去平衡與日本和西方的摩擦。2001年,中俄簽訂《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並於2005年解決邊界糾紛。但因為中國較想與美國、西方和其他地區發展經貿關係而使中俄經貿發展較慢。

普京「轉向東方」

2012年,普京宣布「轉向東方」(pivot to the East)政策。2014年俄國出兵克里米亞使俄國與西方關係惡化,普京便循3個政策方向去加強轉向東方:

一、加強發展遠東領土經濟。

二、透過歐亞整合與前蘇聯國家恢復關係。

三、與中國和東亞國家加緊政治對接。

2015年,俄國領頭成立關稅組織「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有吉爾吉斯、哈薩克、亞美尼亞和白羅斯。雖然「歐亞經濟聯盟」的成效被批評,但它能加強俄國對中亞地區的政治影響,向來自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貨品徵收對外關稅,於中國近年增強與中亞發展經濟之中增加稅收而得益。

自2012年習主席上台以來,普京一直加強與華關係。雖然中國向俄國投資量偏低,但兩國貿易量已由2005年的210億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1080億美元。中俄也成為戰略性能源夥伴,使俄國成為中國原油最大來源國。北京在俄屬北極投資兩座天然氣廠,西伯利亞油氣管道將俄國能源輸往中國,中國已對俄國能源產生依賴。

兩國軍演常規化

中國也是俄國軍售的主要市場。俄國向北京提供一些最先進武器,包括SU-25戰機和S-400地對空導彈系統。雙方軍事聯繫持續加強。2015年,中俄首度進行聯合海上軍演,在地中海舉行。2016及2017年,兩國在南海和波羅的海舉行聯合海上軍演。

2018年9月在俄國東部軍區舉行的「東方2018」軍演之中,解放軍派員3500人參加。2019年7月,中俄首度在境外進行聯合空軍演習。兩國的長程可攜核彈轟炸機、戰機和偵測機在東海和日本海空域演練,使南韓派出戰機攔截。2019年8月,俄國再邀請中方參加「中央2019」軍演。2019年中國國防部出版的白皮書中提及俄羅斯共24次,是2015年白皮書的12倍。中方認為中俄軍事關係繼續向高水平發展,豐富了中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對協調兩國於新時代全球戰略穩定扮演重要角色。

2020年9月,中國參加在俄羅斯中部舉行的「高加索2020」多國聯合軍演。2021年8月,俄軍參加在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舉行的聯合軍演。2021年10月,中俄在俄遠東海域進行聯合海上軍演。2021年11月,中俄同意一份2021至2025年的加強軍事合作路線圖。2022年9月,中俄在俄遠東地區進行「東方2022」聯合軍演,是俄國2月出兵後首次兩國聯合軍演。多次聯合軍演由俄方發起邀請,反映出自普京「轉向東方」政策,有想領導國際軍事合作的心態。

總結分析

以上發展反映,中俄雖然沒有成立聯盟制度和簽訂聯盟條約,近年的戰略互動頻繁,已在各自國防體系內常規化和制度化了一種半聯盟軍事協約關係。但兩國結構性指標顯示俄國於人口、經濟力量、軍費和科技創新能力不及中國【表】。普京想與中國協約是出於自沙皇時代以來的歐亞戰略需要,才可平衡來自歐洲和東北亞的地緣政治壓力。

近年俄國在歐洲的軍事行動則說明俄國已動用她在東方的軍力到歐洲戰線。面對與西方關係破裂,俄國便需更將經貿和能源重心向東移,從中國及亞洲得到更大經濟利益和戰略穩定,從而經營抗衡美國透過北約及日韓在歐洲和東北亞向俄國施加的地緣政治壓力。

從這角度看,於烏克蘭戰事曠日持久的態勢底下,普京將更需要中俄協約所帶來的經貿能源利益,以及與中國、伊朗和印度三國合作,在中亞、東亞、中東和印太所形成的「歐亞4國」(Eurasian Quadrangle)戰略穩定圈,才可長遠與美國周旋。

英國巴斯大學政治、語言及國際研究學系副教授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