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8日
區議會任期明年便屆滿,然而特區政府至今仍未就地區行政改革展開諮詢,來屆以什麼方式產生區議員有待揭盅。筆者得悉民主思路最近從「半官方」渠道獲「北水」資助,撰寫「香港基層政權建設與治理研究」報告,負責項目的民主思路成員透露探討範疇包括日後區議會如何重組。
全國港澳研究會今年7月就14個港澳研究課題招標,讓全國不同機構和智庫申請調研費分析。其中與區議會有關的項目由民主思路政策總監姚潔凝中標。
文件顯示,招標項目分成經濟、政治及社會三大類。經濟類有「後疫情時代香港經濟發展」、「大灣區世界機場群建設」等;政治類就有「香港政府危機管理」、「香港公務員制度對管治影響」、「港澳維護國家安全制度」等;社會類則有「提升香港青少年國家認同」等。中標者可獲10萬至15萬元人民幣「課題經費」。
各項目7月起招標,除民主思路外,另外兩個本地智庫──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黃元山及新範式基金總裁邵善波亦中標。其餘中標者為內地或澳門的院校及智庫,例如復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和澳門大學等。惟名單並未列明院校中標項目。
負責研究「香港基層政權建設與治理研究」的姚潔凝表示,民主思路一直關注區議會運作,她本身亦有地區工作經驗,故「舉手」申請經費。談到研究方向時,她說重組區議會以外,亦會探討加強民政專員角色,令其符合愛國者治港標準。
有政界人士指出,全國港澳研究會為國務院港澳辦轄下的研究機構,鑑於香港過去幾年經歷亂局,中央希望提升智庫角色,為香港管治獻計。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向筆者表示,各項目報告會先由該會審核,再加以整理和提煉,然後交給相關單位。至於內容會否輾轉交給特區政府,就要由負責部門決定。佳叔又指出,近年區議會亂象叢生,研究會認為香港基層治理是值得中央關注的問題,冀與本地智庫多合作,為香港未來發展路向提意見。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七一訪港期間發表重要講話,叮囑特區政府要「完善治理體系」,又強調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為「治理香港的第一責任人」。在這背景下,中央政府及研究機構希望為香港基層政權建設出謀獻策無可厚非。港府作為區議會改革的「第一責任人」,最後能否交出一套既符合《基本法》又獲市民歡迎的方案,挑戰不小。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控疫復常 曙光初亮 |
上一篇: | 英鎊急貶 卓慧思出師未捷身先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