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9月16日

余錦賢 香港脈搏

第三場前廳交流會悄悄延期

特首李家超創先河舉辦的立法會前廳交流會,按計劃每月一次。惟中秋已過、9月來到「下半場」,仍未見有關方面公布本月交流會詳情;加上前兩次「交流」過後,部分議員對形式有意見,莫非這個新玩法已無疾而終?有添馬中人着筆者放心,本月的交流會純粹因疫情延期。

首場前廳交流會由李家超親自率領問責官員與議員面談;第二場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帶隊。筆者早前聽聞,本月的交流會輪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牽頭,惟至今全無聲氣。過去兩次交流會舉行前夕,立法會秘書處均會預先通知議員相關日期和出席官員名單,但不少議員表示,暫時未聽到第三次交流會有什麼安排。

筆者向添馬中人打聽,原來本月的交流會因疫情緣故押後舉行,尚未敲定確實日期。一如早前有消息指出,第三場交流會由陳茂波領軍,預期屆時將討論土地房屋議題,並且就行政長官上任100天的百日報告內容交換意見等。

有議員向筆者笑言,現屆官員勤力,頻頻聯同地區直選議員落區視察,由於經常與議員「密切接觸」,自然增加確診風險;可以想像,若然多名議員、官員,以至立法會秘書處職員聚集在前廳,感染風險不容忽視。這位議員打趣說,某議員因為與司局長落區後,相關高官相繼中招,被譏為「問責官員殺手」。

趁第三次交流會還未定日期,議員紛紛提出改善意見。有議員指出,上月的交流會有一半時間由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滙報打擊衞生黑點行動的工作和成效,之後議員要舉手示意發問,再由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點名批准,與平日在會議室開會差不多;因此希望日後的交流會不再作類似安排,而是把時間預留給議員和官員深入溝通。這位議員相信,過去兩次交流會形式各有不同,政府每次均會汲取經驗,作出優化。

另一方面,多名議員覺得交流會可以加時,不必局限一個半鐘。其中一位議員直言,原以為交流會是數名官員全日長駐在前廳,如同「診症」一樣,讓議員就關注事宜「求診」,與相關官員聚焦討論;然而,現行的分小組討論形式,變相令所有話題只能蜻蜓點水,欠缺焦點,官員雖用心抄下議員意見,但怎樣跟進,後續情況如何,議員無從得知。

交流會至今只舉辦過兩場,預料官員已聽到代議士的聲音再作改良,使第三場交流會更貼合議員心水。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