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8月15日

曾德成 海闊天空

抗疫實效

香港調整抗疫安排,海外抵港人士隔離檢疫時間由7天減為3天,隨後4天改作醫學監察,以手機程式「黃碼」顯示。這是落實精準防疫的步驟,新安排獲各界市民普遍歡迎。

香港是外向型經濟體,新冠疫情阻斷對外聯繫已逾兩年,嚴重打擊工商活動,很多企業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政府的補貼手段也難以持續。大家都知道,振興之道在於盡快恢復對外聯通,而前提是有效控疫。

調整檢疫安排的實際成效,得從兩方面審視︰一是能否提振經濟,二是能否控住疫情。前者功效已立見,儘管是初步;後者則尚需時間觀察。

有人會認為,放鬆通關與管控疫情是互不相容的取捨。其實在一定條件下,兩者可以兼顧,達致相輔相成︰有效管控疫情,才可以推進擴大外聯。

特區政府申明堅持抗疫,不「躺平」。當局每天繼續統計疫情,從數據分析,抵港人士留酒店檢疫期間,經核酸檢測首3天已查出80%的感染個案,其後日子驗出陽性的機率低於1%,這風險水平與現時社區裏差不多。所以說,把檢疫期減至3天不會給社區帶來額外風險。

本港連日來每天新增疫症四千多宗,陸續有重症和死亡。入境檢疫期減至3天,稱其後日子陽性機會低於1%,不等於清零;謂不會對社區帶來額外風險,也非等於全無風險。社區裏既肯定存在新冠病毒傳播鏈,更難免會有外來人士把病毒帶入社區。

目前流行的Omicron病毒株,很易傳染,接種疫苗可以防重症,卻不能避免感染;加上這病毒隱蔽性強,感染後有潛伏期,無表面徵狀,到發病已傳播開去。幸而現時多數感染者都病情較輕,惟「一老一少」和長期病患者面對重症危症風險,必須加強精準防治。

如今疫情未退去,入境檢疫期調整,幅度超乎人們預期,不少市民以為開始「放寬」。然而「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基本任務沒有解除。檢疫期過後,靠的是醫學監察和手機「黃碼」繼續把關。相對於隔離檢疫,醫學監察自由度較大,壓力落在「黃碼」上。早識別、早堵截,阻止疫情蔓延,還要多加宣傳引導,提醒市民負責嚴守防疫規定。

調整檢疫安排後,預期海外抵港人士將增多。未來一段時間,感染數字上升的可能性客觀存在。近日確診患者需要入醫院的數字上升,是重要警號。當局在設施和人手上準備應對,避免本地醫療體系超負荷,以能夠維持對市民的服務和保障。

到如今地步,對於每天確診數字的變化不必過分反應。落實精準方針,關鍵是識別不同風險人士,調配資源遏制重症危症,切實減少病亡。

英國科學撰述員菲利普.波爾寫文章分析各地抗疫表現,指出香港先前幾波疫情處理得較好,死亡率很低,去年還持續8個月清零。他認為,香港的失誤在於沒有爭取時間集中給高危人士接種疫苗,只知追求全面提高接種率。高齡人士接種率偏低,第五波疫情一來,病歿數字急升。

現在強調了精準,力促長者接種。治療方面,在各區指定診所給高齡患者提供處方口服藥;還有中醫藥遙距診療計劃,通過手機診症,處方4天中藥並由專人送上門,費用全免,這是由香港中醫中藥界聯合總會主辦、政府當局支持。一些長者不掌握有關資訊,希望旁邊親友主動協助。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