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5月31日

黃永 政治誅心學

一個世界只能有一個網絡!?

標題此提問,乃全球最大型傳訊與新聞學學術論壇——國際傳播學會年度會議今年主題。留意題目最後用上疑問驚嘆號(即interrobang),意思是這並不是單純的一個問題,而是包含了學者就目前美國、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國家的科網發展,將會對人類的影響與變化之困惑及憂慮。

這次在巴黎舉行的開幕講座陣容十分強大,有萬維網(www)的發明人Tim Berners-Lee、開放數據研究所主席Nigel Shadbolt、探討互聯網及演算法如何造成社會壓迫和不公義的學者Safiya Noble,以及文化歷史學家和傳媒學人Siva Vaidhyanathan——4位嘉賓中以Berners-Lee最有名,所以大家便順水推舟要他先發言,之後的交流隨即火花四濺。

Berners-Lee認為,既然世上有那麼多人不滿今天的互聯網和社交網絡,何不針對各種投訴來重新打造另一個更理想的平台?事實上,他目前正在麻省理工學院研發一個能「去中心化」的分散式網絡平台,亦即把網絡內的私隱和資料擁有權,完全交予用戶操控,不容企業或政府管理,就連選擇退出(opt-out)亦不再需要。

Vaidhyanathan聽後立刻反駁,指以此「科技原教旨主義」方式思考,不可能解決眼前困難:因為互聯網的核心問題在於,第一代網絡旨在組織文件和內容,但進入第二代的社交網絡,則變成用來直接組織人類並推動某些行為,其目標是令商業利益最大化。承接這個論點,Shadbolt補充:網絡由協助人類工作,變成協助企業轉變人類成為商品。

身為女性的Noble更一針見血地指出,網絡的核心仍是以白人男性思想作主導:「網絡統一世界」背後滲透帝國主義色彩。她認為現時關於網絡利弊的爭拗,太聚焦內容和表達自由,但呼籲種族滅絕的言論相對於學術研究,本質上是極不一樣的內容。另外,人們也往往忽略國與國之間的硬件和科技水平差異,以及網絡怎樣令發達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狀況變得更懸殊。遑論大部分人似乎仍未意識到,不斷更新應用系統和轉換手機對環境和氣候變化造成的禍害——故對待科網巨擘,得用上監管油公司之程度及力度。

雖是學術論壇,但主持人堅持4位嘉賓必須提出解困方向,要共同研究與思考的課題如下:

(一) 改革社交網絡,重點不在使用哪些技術和採用什麼設計,宜先處理背後的權力關係和資源分配模式。

(二) 科技專家、傳訊學者及新聞媒體有責任向公眾解釋,使用人工智能有機會引發的巨大風險,以期讓人類看清楚繼續發展AI的社會代價。

(三) 「去中心化」到底能不能解決社會問題?還是會令到問題更複雜並變得政治化?

(四) 如何訂定客觀指標,讓全人類也知道網絡改革的正面及負面影響?尤其什麼才算是變好?如何衡量進步和退步及其幅度?

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