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3月5日

宋錚

封城的經濟損失:來自內地的經驗

香港最近每日新冠確診個案數以萬計,要求封城的呼聲也日漸高漲。雖然香港政府基本排除封城的可能,但部分民眾已經未雨綢繆,把諸多超市掃蕩一空。根據前幾日香港大學兩位經濟學家的推算(鄧希煒和孟一博,《信報》,3月1日,以下簡稱「鄧文」),封城兩個月的經濟損失為2021年全年GDP的7.38%(接近2000億港元)。香港從未有過封城,即使決定封城,尺度也可大可小。所以,即使「鄧文」作者裏有全球一流的學者,推算香港封城的經濟損失可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內地封城兩月 全年GDP削5%

過去兩年,世界各地有不少封城的經歷,也有經濟學家通過對比封城前後的數據來推算封城的經濟損失。譬如有研究表明,雖然美國封城期間的經濟損失很大,但由封城造成的損失卻比較輕微,大多數損失可能來自於新冠疫情本身和民眾自發的防護反應。當然,各國經濟差異很大,封城的具體限制也各有不同,很多經驗不能照搬到香港。

不過,內地封城卻值得香港借鑑。首先是因為香港封城可能參考內地版本。更重要的是,內地的經驗可以讓我們準確估計出因為封城而造成的經濟損失。自武漢疫情結束後,內地的抗疫政策旨在第一時間「清零」,即使只有個位數的病例,也可能全城封閉。而且,迄今為止封城在抗疫方面的效果顯著。即使是疫情最嚴重的西安,兩個月裏總共只有兩千多例確診個案。所以,對比封城前後被封城的內地城市(類似「實驗組」)和同一時期未被封城的內地城市(對照組)的經濟表現,就可以估計由於封城本身(而非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

下一個難題是用什麼指標來衡量各個城市的經濟表現。政府公布的數據大都按年更新,而且不一定覆蓋內地所有300多個地級市。所以,在最近我和其他幾位來自內地和美國的學者合寫的論文中,我們用按月更新的城際(city-to-city)卡車流量變化來推算各個城市的實際收入變化。

我們重點分析了武漢疫情結束後內地的16次封城(全城或主城區封閉),發現封城造成的經濟損失在GDP的30%左右。套用鄧文的表述,封城兩個月的經濟損失大致為全年GDP的5%,比鄧文針對香港的推算少了三分之一。

易耗品漲價 搶購不一定非理性

鄧文是否高估了香港封城的經濟損失?有不少理由讓我相信香港封城的經濟損失的確可能超過內地,譬如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估計,數字經濟在內地GDP的比重已經超過40%,而在香港的比重可能要小不少。

但香港政府考慮的封城也可能沒有內地嚴格,經濟損失因而可能更小。任何科學估計都有誤差範圍,況且是推算未知事件?鄧文告訴我們香港封城至少會造成千億級的經濟損失。從這個意義上講,我贊同他們的判斷,也希望能有更多學者參與這類重大問題的討論,幫助政府和社會各界理解其中利弊。

鄧文提到封城取消後報復性消費可望減低經濟損失。我們看到的是內地封城取消後經濟迅速恢復到原有水平,但並沒有反彈。報復性消費可能需要類似於消費券之類的刺激政策方能實現。

此外,鄧文沒有提及通脹。根據我所了解的清華大學陳拓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孫蒲陽教授正在進行中的研究,即使是最輕微的局部封城,易耗品(perishable goods,比如蔬菜水果)的物價也會上漲1%左右。

而且,鄰近城市的局部封城也會推動本地易耗品物價上漲0.5%。由於香港本地很少生產易耗品,封城對物價的影響很可能超過1%。即使香港不封城,最近廣東的疫情也可能推動本地易耗品漲價。香港的搶購潮並非一定是「非理性」行為。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教授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