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月25日

李道

黑船年代重臨了?

黑船時代,西方以戰艦打開了日本門戶,好讓列強可以「自由」經商──所謂打開,帶有武力恫嚇意味,逼迫對方就範服從。時至今日,放眼兩宗國際事件,均彷彿看見黑船重臨的影子。

打開「自由」參賽之門

第一宗黑船事件,澳洲拒絕迪祖高域入境比賽。

倘以純法治視角看待,這位網壇一哥能否澳網作賽,誠不難圓滿解決,只須交由法院依法判決便成。什麼不想讓他奪冠、什麼騷擾苛待對方等指控,站在法律面前根本無關宏旨,份屬轉移視線的政治操作。只不過,「法治政治化」確令事件節外生枝。

簡單回溯一下始末。迪祖高域以過去6個月內曾確診新冠肺炎為由,依法申請免檢疫入境澳洲;但澳洲衞生部門卻表示,即使曾遭感染,未打疫苗者仍不獲豁免──對此,法庭首判迪祖高域勝訴,理由是當局未予足夠時間給他諮詢律師就進行問話。然而,澳洲政府再以迪祖高域可能刺激反疫苗情緒,對澳洲的健康和良好秩序構成風險為由,再次取消其簽證;過程中,由於迪祖高域被揭虛報旅遊史,加上二度確診後多番違反社交距離規定,法院最終認同澳洲當局說法,駁回他的上訴。

無疑,事件引發全球輿論高度關注,背後主因是牽涉了看待疫情孰嚴孰寬的意識形態,所以才不再停留在體育新聞層面,而可鬧大昇華到佔據各地國際頭版。

眾所周知,英語媒體是外媒的中堅分子,美英兩國又是「與病毒共存」的最大旗手;受此主導下,國際輿論故多高舉自由比抗疫重要,包括支持被外界視為反疫苗象徵的迪祖高域。反過來,由澳紐到歐洲大陸,雖也奉行「與病毒共存」策略,但抗疫態度到底不似美英寬鬆,民調便指多逾70%澳洲受訪者認同驅逐迪祖高域出境;惟儘管法治、民主均站澳洲政府一邊,外媒依舊猛烈抨擊澳洲做法。

香港跟其他許多地方一樣,處理國際新聞均以英語外電為準,因此多少跟隨了相關步調與熱度──不必諱言,假如這宗新聞沒被外媒政治化炒熱,試問港人又有多大興趣每天跟進迪祖高域新聞?更莫說不少人可能不太認識這位網壇一哥……

這跟黑船有何關係?縱然不同於過去的熱戰以至冷戰,惟今日輿論所見的口誅筆伐也是一種軟戰爭。經典著作《戰爭論》的核心觀點,正正道出戰爭的終極目的是逼迫對方順從自己──昔日黑船是用「槍桿子」威懾日本,今日西方則用「筆桿子」迫令澳洲屈服,而兩者均旨在打開「自由」門戶。

現時美英疫下主流價值,不單「與病毒共存」,還要「馬照跑、舞照跳」、「足球照踢、網球照打」,最新更在推動「患病照上班」,英國最近還撤銷了口罩令。換言之,澳洲當局之拒絕迪祖高域,不單拒絕了一個人,還拒絕了一整個意識形態陣營。為了捍衞自家意識形態,美英媒體遂「帶風向」及「制定議題」,以施壓威逼澳洲改弦易轍。尤其考慮到,北京冬奧臨近,澳洲做法豈不成為了中國當局的良好示範?若然美英人員均被同樣理由拒絕入境,試問兩國在形式上予以杯葛、實質卻放行運動員爭標的如意算盤又焉能打響?澳洲先例一開後,法國已宣布參賽法網者須先打疫苗。

稍作總結:黑船倘不「打開」澳洲對迪祖高域的「自由」之門,西方就不容易進一步「打開」中國的「自由」之門了。

打開「自由」供應之門

本文要談及的第二宗黑船事件,正是西方意圖逼迫中國放棄「清零」,亦即向「自由」的「與病毒共存」跪低。

疫情初期,外媒已將中國的封城、封區等抗疫手段,描繪為不自由、不人道、殘酷非常──姑勿論西方後來今是昨非、照板煮碗,甚至領前中國搶推強制打針或不針打則罰款等措施。在新冷戰如箭在弦的基礎上,上述政治化輿論操作不難理解,但當時尚未達到黑船地步。

時至今日,關注外媒報道的讀者不難發現,西方對中國「清零」的批判變本加厲。近期一些大行或評級機構清楚點出箇中底因:因為中國的嚴厲「清零」,已嚴重干擾了西方供應鏈並推高了當地通脹率,「怪罪中國(blame China)」的聲音已見此起彼落。

其實,英美等地最初決定「與病毒共存」,官方說法是基於「疫苗足夠保護人民」、「疫症已等同一般流感」云云;惟實際上則不排除,一方面只因當地疫情失控,以致不得不跟「與槍械共存」、「與毒品共存」一樣放任不管,另方面則因經濟運作受損太過,由貨物到勞動力都現供應危機。關於第二點,成因跟香港疫下人口減少相似,不少人離鄉背井、坐困愁城太久,因而選擇回鄉返國,配合封關措施又難補給生力軍,這對依賴外來勞工的國際城市及某些行業來說打擊最大,這並早解釋了英國的貨運業、屠宰業之前為何人手短缺。同一道理,無疑亦可解釋為何當地供應鏈問題。正如航空業亦因多人確診而不得不停飛航班,難道貨運業又不會因易染病毒、以致多人休假,導致港口因人手短缺而逼爆?外媒將相關供應鏈問題,幾乎完全歸咎於中國的工廠和碼頭因嚴格抗疫停擺,這固然不屬「假新聞」,但就斷非全球供應鏈受阻的全貌。

現在西方輿論機器直斥中國「清零」是供應斷鏈和通脹飆升的元兇;一艘艘口誅筆伐的黑船來襲,目的豈不為了打開中國「自由」供應之門?

「與病毒共存」的數學謬論

多少罪惡假自由之名!歷史上的黑船事件,假「自由」經商之名來作經濟掠奪;今日所見黑船,也是將西方一己利益凌駕於其他地方及其他意識形態之上。西方常常譴責,其敵對陣營輸出意識形態;事實上,誰又動輒將自己意識形態強加諸人?包括企圖逼迫別國改變抗疫政策?

自由誠很重要,但這亦非絕對,畢竟世上沒有偷扼拐騙、姦淫擄掠等自由,所以自由必須監管平衡;世紀疫症當前,由確保入境作賽者須先打針,到透過其他辦法理順供應鏈及物價,難道不是打開自由之門以外,更為穩妥的利己利人辦法?至少,內地及香港均沒出現嚴重通脹,西方央行亦本早該收緊幣策而非放任通脹。

況且,種種數據一再證明,「與病毒共存」完全草菅人命。

跟疫苗開打前比較,今輪疫情的死亡人數確然大減;但如果將比較對象縮短至Omicron肆虐前,最新死亡數字則明顯大幅飆升。英國去年底的七天移動平均死亡人數一度低見100宗,但短短半個月後已升越260宗,升幅高達160%;至於美國,同期死亡數字亦從約1300人,升至約1900人,增幅亦近50%。可見,所謂「Omicron死亡率低,所以不足為懼」云云,乃是一個數學上的謬論:假如一個疫症,從原先每100人染病有1人死亡,演變為每1000人染病有2死,其中的死亡率固然大減,但不代表可以等閒視之──Omicron正正令更多人染病,儘管死亡率下降也導致更多人病死。在澳洲,去年底七天移動平均死亡人數不足10宗,本月中則已升至逾40宗了;有此背景,當地難免更加擔心迪祖高域會影響抗疫工作。法國的疫下死亡人數,更從11月中日均30餘人,暴增至最新超過200人。

現時有關疫情的數學謬論尚不止於此。有說,毒性較弱的Omicron正在取代死亡率較高Delta,因而疫情正朝好的方向發展云云;但實情是,Delta所佔比例降低,並不等於相關病毒株就此消失。再設一喻:上月底某地的日均確診人數為10萬,全屬Delta個案;最新染疫者增至100萬,90萬宗屬於Omicron,Delta個案則維持10萬──在數字表述下,Omicron的比率誠佔90%成為主流,但Delta的感染數字則其實維持不變。心水清的讀者,當可發現上述例子跟美國十分相像。錯誤的前提,難免會得出錯誤的結論;三段式演繹法下,大前提如果因為Delta是靠飛沫傳染、Omicron靠空氣傳染,小前提是以為Delta比例大減而不足為懼,從而得出食肆宜拆掉可阻飛沫傳播、卻不利空氣流通的隔板的建議,就無疑是個不正確(invalid)的結論。「打臉」的是,香港便剛出現新Delta傳播鏈,說明並不存在(或暫不存在)Omicron取代Delta的狀況。

再多分享一組可供拆穿坊間謬誤的數據。據Worldometer網站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底英國累積錄得約1300萬宗確診病例,以6800萬人口計算即大概每5人就有一宗病例;然而,英國官方統計局則指出,截至去年底全國有近375萬人確診,英格蘭和倫敦分別每15人和10人之中就有一人染疫。問題來了,為何兩者數字有所出入?其實兩者皆對,因為前者的單位是病案,後者的單位是人數;當思考到,英國人普遍「中完又中,中完又中」,自然理解這是不少人重複確診所致,事實上不少英國名人已多次確診。把上述兩個數字互相比對,可知當地每位確診者平均受感染3.4次之多!倘如是,所謂「群體免疫」又從何談起?根本不是中了一次就可一勞永逸!數字不騙人,透過確診來實現「群體免疫」的說法既不攻自破,放任或坐視人民確診肯定無助防範疫情擴散,也別說人民染疫後或有其他後遺症伴隨。

強加意識形態 害己又害人

一口氣談了許多數學,目的是證明「與病毒共存」絕對害己害人,而黑船卻擬在「打開」門戶的同時,把相關拙劣透頂的意識形態及政策打進其他地方。

不必諱言,正當外媒批判「清零」導致供應鏈及通脹問題,彼岸又緣何不反思「與病毒共存」之惡?即如香港,也是「與病毒共存」的受害者,大家都受累病毒輸入而不能如常歡度新年。究竟誰才是世紀疫症的「豬隊友」?誰才更加危害全人類的安危?怪只怪,美英等地掌控國際輿論力,不單可文過飾非「與病毒共存」,還可肆虐抹黑「清零」政策。而弔詭的是,自欺欺人猶自可,何苦還要禍及全人類?昔日黑船之惡,在帝國主義下不惜損人利己;今日黑船之惡,則竟是更進一步的損己損人地步……某程度言,黑船之毒,堪比殖民船隊把傳染病帶進美洲!

非常不幸,不少地方已誤信兼誤採「與病毒共存」政策,以致國內確診及死亡宗數不斷增加。現在澳洲敢於反抗、今是昨非,法國亦敢效法、沒向不打針者及英語輿論屈服,實在其志可嘉。對香港來說,我們既要堅持「清零」,也要小心留意外界的政治宣傳,勿遭誤導或做錯決定!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