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5日
在十年前我就預言過,水即將成為一種資產類別。我預期「水行業的投資將出現大規模擴張,包括從其他來源(脫鹽、淨化)生產新鮮清潔的水,還有水的儲存以及海陸運輸」,並因此:「在25至30年內形成一個全球一體化的淡水市場。一旦水的現貨市場被整合,期貨市場和其他基於水的場內和場外衍生金融工具──看跌期權、看漲期權、掉期──都將隨之而來。同時還會出現不同等級和類型的淡水,正如我們今天有輕甜和重酸原油一樣。」
事實上,我相信水最終會成為「唯一一個最重要的基於實物商品的資產類別,使石油、銅、農產品和貴金屬相形見絀」。十年已過,未來已然到來──只是與我的預期略有出入。
2020年12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創建了第一個水期貨市場。合同期最長為兩年的現金結算水期貨如今已經可以在該交易所的Globex電子交易系統上交易。我認為這一舉措還稍顯不成熟。因為如果想讓期貨市場(以及看跌看漲期權等其他衍生品市場)正常運作,相關的現貨市場──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是實物水或水權的現貨市場──應當具備流動性和透明度。
兩大水資產項目進入市場
芝加哥期貨市場以納斯特Veles加州水指數為基礎,該指數根據地表水和四個地下水市場的交易狀況來追蹤加州實物水權的現金價格。但由於當地和區域的水供應往往並不連通(更別說完全整合了),因此期貨市場所依據的是一個過度碎片化的現貨市場──它並不代表某個單一、同質的商品或資產。由此可見,當前的水和水權的現貨市場流動性太差且不透明,無法支撐一個具有經濟和社會效用的期貨市場。
實物水供應(以及相關的水和水權現貨市場)的區域和全球性整合正在取得驚人的進展。其中有兩個項目脫穎而出:一個是由托馬斯.舒曼資本與北大西洋研究和調查有限公司共同創建和贊助的格陵蘭計劃。根據其冰山管理和水提取方案,它們會在北大西洋上選取重量為120至140萬噸的自由漂浮冰山,然後將其拖到蘇格蘭的一個作業地點提取冰和水進行國際運輸。這一計劃的目標市場是較為缺水的中東和北非地區。
第二個奪人眼球的全球水市場進入者是SkyH2O公司的大氣水生成(Atmospheric Water Generation)系統,是一種從大氣中提取清潔淡水的專有技術。這個商業模式是靈活兼可擴展的,利用大氣生成水的能力可以分布式部署以供應最終用戶──無論是政府、家庭,還是工業、商業和農業用戶。
而水作為重要資產類別的前景將取決於政府──最終是整個社會──是否願意將水視為一種稀缺的可再生資源並依照其長期社會邊際成本定價(包括解決與水的生產和分配相關的負面環境外部因素的成本)。在全球範圍內有超過70%的淡水被用於農業用途,其中大部分是免費或重度補貼的,而許多國家民眾支付的家庭用水費用也僅相當於其長期社會邊際成本的一小部分。我希望並期待這兩種不正常的狀況能很快結束。
承認水是一種稀缺的可再生資源、一款可交易的商品及一種可銷售的資產並不是要削弱其作為生命必需品的獨特意義(在許多人眼中水是上帝賜予的禮物)。
水確實正在成為一種資產類別。再過十年,水和水權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必將成為投資者新常態的一部分。
作者曾任花旗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現為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1.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