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1月26日

程介明 教育評論

香港故事:超越學校的教育

月初舉行的教育前沿峰會,上周介紹了幾個香港學校的案例。筆者認為是在譜寫香港故事。追尋香港故事,還需要努力探索與提升,但是有些端倪,不容錯過。這裏稍舉幾點。

一、在誰也不願意看到的疫情中,在迫不得已停課的情況下,香港許多學校和教師,在重重困難之中,反而煥發出變革的光芒;而且把握了契機,創造出新的校園生活形態。這也說明,香港教師有充分的空間,發揮他們的專業精神。而專業精神的核心,是為了學生。

二、在這個創新的過程中,對於大家習慣了的教育理念,有了反思;並且大膽突破和超越,其實已經產生了不少新的想法(或曰理論)。其中最明顯的,是關於線上與線下學習的辯證互動(而不是純粹的盲目迷信科技)、知識與情意學習的交叉融合(而不是把兩者分隔處理)、學生學習的多元生態(跨學科、校內外結合、社會服務、野外海外、製作創作……)。深究下去,就可以凝造出關於學生全面發展的開闊性理論,為目前零散而分割的教育活動,提供一些涵蓋性的理論平台。

三、這些發展,都離不開人。校長、教師、學生、家長、社區、社會的融合,也是這些學校案例的特點。這些案例中,普遍地出現了全校的融洽氣氛,但又不是表面的客氣謙讓,而是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同力」以外,也「同心」;正如一位校長說的,是大家共建共識。

社會廣泛參與 香港特色

這最後一點,尤其是社會的參與,可以說是香港特色。筆者在許多國際場合,介紹香港社會各界對學生學習的參與和貢獻,費盡唇舌,還是沒有人聽得懂。他們的心目中,所謂社會參與,不外就是捐贈;又或者提供實習或者見習機會,又或者是外人進入學校輔助教學……。像香港這樣,由社會力量提供學生學習機會、另類學習經歷、現實的體驗學習,是極為少見的。

本欄介紹過,2016年,研究機構Policy 21的調查,全香港中小學、幼稚園、特殊學校,平均每所學校有11.3項活動,是與校外的單位合作的,估計涉及3000到5000個校外單位。除了少數的比賽、獎勵以外,大部分是在學生在社會中的體驗或者活動,也有把活動送進學校的。這些,在其他社會不多見。而涉及的社會單位,包括商業公司、商店、工業機構、高教院校、民間組織、慈善基金、宗教團體、專業公會、政府機構。這些機構參與這些教育活動,都不是為了本身的利益(例如招聘、招徠),也大都沒有利益而需要「賠本」,是真正意義的「公益」。月初那個教育前沿論壇,有一個分論壇,就是邀請了幾個層次的單位,介紹他們在教育方面的貢獻。

第一個層次是香港賽馬會。馬會的存在,是香港特色。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馬會排第四;也是世界少有的非政府常設資源。對教育而言,在香港也是政府以外最大的支持,這在其他社會上極少見到。馬會投放的資金,與政府不一樣。作為政府,在教育的投放,一則必須有鮮明的「分配」原則(「優質教育基金」是一個例外),傾向平等,二則成果可測。馬會沒有這些束縛,因此可以支持一些實驗性和嘗試性的項目。

馬會對教育的資助甚多,根據慈善總監張亮先生介紹,過去5年,總共支持了90個項目,分屬社交情緒學習、照顧學習差異、數字素養及科技教育,學校到工作的過渡。背後有一個理念:兒童和青少年正在經歷三個重大人生轉變──向成年過渡、向工作環境過渡、向新數碼時代過渡。作為一個慈善機構,有如此明確的教育框架,實屬少見。

各類私人資源 積極貢獻

第二個層次是私人基金。這次邀請了北山堂。北山堂是香港利氏家族設立的基金,專注藝術與教育。在教育方面,北山堂主要推行「正向教育」(Positive Education),估計每年支持約30所學校。正向教育,也可以說是許多情意教育的滙合點,也有不少學校在引入正向教育的同時,也引入其他有關的情意學習元素。

類似的私人基金,其實很多。例如和富基金,支持了許多社會與學校的合作項目,是「教育大平台」的重要支撐。也發起了一個德育教育的項目。又如陳廷驊基金、田家炳基金,也資助了不少教育項目,此處無法詳錄。

第三個層次,是私人機構。這次邀請了品格教育協會(Character Education)。這是馬露明女士獨立開創的。一方面在校外為孩子提供品格方面循序漸進的價值觀培養,另外一方面也與學校合作,做群體的品格培養。協會開宗明義就提出「品」與「學」的相互關係,並認為「品」是人的本體。提出的11個方面──愛、責任感、善良、感恩、堅毅、誠實、寬恕、希望、尊重、同理心、團隊精神──是很多家長和學校都歡迎的、易懂的入手點。他們又為每一個方面設計了不同年齡段的重點和進階。比如說,責任感:幼兒階段──對自己的東西負責任;進入小學──對時間負責任;小學高年級──對情緒負責任;再年長一點──對網上行為負責任。把比較抽象的品格概念,化為具體的行為準則。

類似的機構或者項目還有很多,例如與海外機構合作的Catalyst(Project Zero)等。也有些機構,如「兒童發展基金」,學生在社會機構的體驗,主要的還是情意方面的收穫。

第四個層次,是小型的NGO。這次邀請的是Just Feel,中文叫「感講」,是從人際關係出發,提倡「善意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s),鼓勵學生敢於認識與表達自己的情感,而達到互相之間的認識、諒解、共融;也包括教師、家長之間的溝通。也可以說是培養個人與集體的同理心(empathy)。值得一提,這是由兩位中文大學的畢業生,一個念工程、一個念法律,當了教師,做過班主任,覺得有需要而開發的,是情意學習的一個重要初階。三年前筆者見到兩位,覺得其志可嘉,但是沒有資金、資歷,也沒有經驗。怕他們難以取得學校的信任。三年下來,他們經過不斷的學習、外訪、嘗試,已經是一個頗為教育界接受的NGO,刮目相看。真是後生可畏,也說明有志者事竟成;而今天,成功的機會可以很多,成功的過程也可以很短。

各類情意學習 遍地開花

會上,每一位講者只有10分鐘,時間短促。但也可以看到香港講者的功力。在Just Feel的演講中,有一小段視頻,一名小學生,常常處於孤立狀態,沒有人與他交往。要他在情意卡中選取代表自己情意的,向全班訴述。結果引起全班對他的關心,他也因此開懷。這是電視台訪問的一個片段,看了令人眼濕。

其實,還有許多在學校裏面出現的項目,都與情意學習有關。例如林瑞芳教授的「靜觀」(Mindfulness),不少學校推行的成長心態(或曰成長思維)(Growth Mindset)。社會為學校提供的項目,有些也許表面上不是情意教育,其實裏面有豐富的情意內容:例如欖球協會(Rugby Union)的學生活動,就滲入Rugby Spirit;又如一班家長發起的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學),其實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信與合作精神。

談了幾個星期的情意學習,必須下幾點註腳。一、情意學習,在許多學校從來就是一種傳統,或者融化在學校的整體生活之中,並非要有了項目才算是情意學習。二、香港在這方面的資源其實還比較充裕,只不過有見地有魄力的學校領導懂得到處物色,以服務於本校的使命。三、環顧周圍,一所學校,假如在學校生活裏面,完全沒有情意方面的考慮與發展,或者沒有這樣的空間,也許是時候做一點反思。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