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6日
在完善選舉制度下,半年內有三次選舉,好不熱鬧;9月19日選委會選舉、12月19日立法會選舉、3月27日行政長官選舉。由於有新的資格審查委員會把關,參選人要經過選資委核實,從選委會的競爭過程來看,不及以往廣闊和激烈,40個界別中,大部分自動當選,只有13個界別需要在本星期日投票決定。
有人批評今次選舉是搞清一色,絕大部分是建制派,沒有反對聲音,同時自動當選人數多,整個選舉氣氛全無,戲言認為:不如全部委任算了!
有關方面聽到耳裏,認為要做到愛國者治港,一班選委應該是能者,要積極參與本地政治,對已經刊憲當選的委員,提出三件工作要求:第一是自動當選界別發表聯合政綱,第二是各選委要約見選民,聽取業界訴求,第三是在過去的星個六、日擺街站,宣傳愛國者治港,與市民面對面溝通,搜納意見;整日站台,體驗站街,做個政治人。
有一種說法:由於沒有競爭,躺着也當選。意思是什麼也不做,自動當選的委員,沒有政綱,沒有見選民,沒有表現為愛國能者,有關方面因此發功,要求自動當選的界別委員三步走。政綱方面比較容易,文膽起草,通過如儀,自有共同綱領;會見選民也是出席的座談會,各自表述,各抒己見,滙集後跟進,多些和政府談判的籌碼。
駕馭精英 劃時代改變
最吃力是擺街站,一般選委沒有政黨背景,不善於站街,在34、35度烈日當空之下,站在街頭派傳單,解釋完善選舉制度、愛國者治港,以及界別的政綱,既新鮮,又辛苦,其中不少是大公司的主席、總裁,譬如地產及建造界、商界(第一)、商界(第二)、香港僱主聯合會等代表,平日坐慣寫字樓,沒有體驗街頭政治,今朝披甲上街,當個政治能人。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政治改變,過往選委,花瓶意味大於實際;特區政府沒有動員這班人的能力,除了他們是社會精英,香港經濟活動的操控人,並且各自為政,各自成群,政府不容易駕馭。今日一聲號令,一齊接上令箭,不怕勞苦,齊步上街,繪出政治新篇章,政治能量,沒有什麼不可能了,清楚顯示,政治力量而言,西環勝中環。
況且選委權力擴大,除了提名並選舉行政長官之外,並會產生40位立法會議員,行政、立法的造王者,俱在他們手中。會見選民計劃,接着是找出業界問題,然後向政府部門施壓,爭取業界權益,政府面對如此龐大的集體壓力,或多或少要作些讓步,這批建制力量,比較以往關注團體來得更大,政治生態明顯轉變了。
夏寶龍在國安法研討會中提出對管治者的新要求,談到五個善於,有人解讀為行政長官的條件,廣義而言包括治港的愛國者,當然亦包括選委。五個善於是:一是善於在治港實踐中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做立場堅定的愛國者;二是善於破解香港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做擔當作為的愛國者;三是善於為民眾辦實事,做為民愛民的愛國者;四是善於團結方方面面的力量,做有感召力的愛國者;五是善於履職盡責,做有責任心的愛國者。
條例寫下來,究竟今次選委會選舉,選民有沒有以上述標準尺度揀選心儀的候選人,已經自動當選的選委自問有沒有以上素質,做個盡職的選委。
時事評論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月亮代表我的心 |
上一篇: | The Case against Public Intellectua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