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3月4日

丁望 思維漫步

菠蘿芯片順差 同情消費火熱

台海兩岸關係日趨緊張,鳳梨(菠蘿)風波是近日的熱話題。就全球戰略和產業供應鏈而言,台灣的芯片強勢,卻是更重要的話題。面對紅色中國(紅中)戰機、軍艦的密集出動,台灣的2020年GDP增長3.11%,也受到國際的普遍關注。

本文述評鳳梨風波和「同情消費」、貿易順差;邏輯(logic)半導體產業、芯片和美國科技產業戰略;台海的戰爭與和平。

鳳梨限令下 挺台灣果農

3月1日起,紅中以「防蟲害」為由,停止進口來自台灣的鳳梨,引發兩岸政界的口水戰、台灣島內執政民進黨與在野國民黨的爭論。

鳳梨和蓮霧等,是台灣主要的出口水果。鳳梨年均產量42萬公噸,2020年外銷約4.6萬公噸,佔總產量的11%,大都出口到紅中。紅中的3月限令,是對台灣當政者排拒「九二共識」的懲罰,即「秋後算賬」。這種「小動作」,對果農的生計影響甚微。

島內的內銷擴大、島外的「同情消費」增量,消除了紅中「秋後算賬」的壓力。據台灣農委會3月3日消息,島內的鳳梨熱銷,自元旦以來的總銷量超過4萬公噸,即超過去年輸入紅中的總量。

不久前,紅中對澳洲頒紅酒限令,歐盟、亞洲國家的民眾,有增購澳洲紅酒的「同情消費」。這次紅中對台灣的鳳梨限令,也引起「逆反」回應。在美、加、日和香港、新加坡,有人「挺台灣果農」,參與「同情消費」。美、加、日駐台代表辦事處的社交網(臉書),均有「挺台灣果農」的帖文。從捷克、澳洲到台灣,紅中的「秋後算賬」,激發「國內人民」的民族主義亢奮,對外卻面對「逆反」的「同情消費」。

鳳梨風波在台灣島內引發的爭論,聚焦於產品外銷不應太依賴紅中市場,應有更進取的「南進」舉措,向東南亞拓展市場與合作。

市場取向的改變並非易事,台灣的產業外移和商品出口,早就以「北上」為主流,已形成人脈和利益鏈,且一直享有與紅中貿易大額利益的「照顧」。紅中與前三大貿易夥伴東盟、歐盟、美國,處於順差狀態,對台灣貿易則是逆差。據國務院統計局2月28日的2020年統計公報,紅中對台出口4100億元人民幣,進口多於13800億元,逆差超過9700億元。

邏輯半導體 台芯片強勢

台灣有大額順差,關乎科技產品特別是芯片的出口。據行政院主計處的數據,2020年台灣的GDP增長3.11%,比紅中的2.3%高;其中半導體行業的增長,高達22%。

2020年的人均GDP(美元),台灣超過2.8萬(2021年預計近3.1萬);紅中第2年過1萬,達1.05萬,仍低於全球平均數(約1.13萬);香港預計4.5萬(2019年4.9萬)、新加坡預計5.8萬(2019年近6.4萬),均下降。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是強勢科技產業,被視為經濟命脈。半導體產業特別是邏輯半導體,如積體電路(IC,紅中稱集成電路)中的芯片(又稱晶圓、晶片),是汽車、手機、軍事工業極重要的配件。

在這方面,台灣具有全球領先地位。老牌的台積電(全稱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為全球規模最大、最佳的芯片生產商,被稱為「地緣戰略家必爭之地」;德、日、美和紅中的汽車製造業,對它的芯片需求量極大、依賴度甚高。在美國聯邦政府支持下,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設芯片製造廠,預計2024年開工,將成為美國產業鏈的一環。

台灣的芯片,不只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戰略的地位亦日趨被「看重」。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就增強了相關產業鏈的法律規範,並擴大與台灣和其他盟友的合作。

美國芯片的產能,只及全球的12%(德國之聲2月25日);美國所需的芯片,有賴台灣、日本、南韓的供應。如何確保產品供應的「韌性」而不致中斷,早在美國戰略布局中。

去年上半年,國會兩黨合作商議半導體產品供應的保障,提出《無盡邊疆法》(EFA, Endless Frontier Act)的初稿,試圖應對芯片供應短缺之窘,構建供應層面抗危機的「韌性」。

戰場非南海 武嚇常態化

美國與西方盟友連結防共同盟,似已成為新趨勢。此同盟闡述的戰略意涵,重在防範紅中、紅朝及威權主義國家俄羅斯的軍事、科技、產業滲透,包含知識產權、尖端技術被侵害,以維持或增強美國與盟友的競爭力和安全。

在美國全球戰略構想中,日、韓和台灣是亞洲最重要的「戰略夥伴」。美國將基於維持台海兩岸的和平現狀,持續並提升對台軍售,以增強台灣的自我防衞能力。美國把台灣列入全球戰略更重要的一環,又持續提升軍售的數量和級別,是台海兩岸關係惡化的因素之一。只要美、台「戰略夥伴」關係日趨緊密,紅中對台灣沿海的「武嚇」,便會「常態化」。新型戰鬥機和軍艦,將持續在台海附近有「宣示主權」之舉,迫使台灣有「疲勞感」之窘。

紅中關於「領土主權」的底線清晰,對美國的「一中政策」模糊化,持暫時避免強烈抗爭的取態,但台方如宣布「法理台獨」或正式宣布「台灣獨立」,紅中必然開火。

本欄曾述評紅中如發動戰爭,第一戰場可能不是南海,而是台海。台灣有處於戰爭邊緣的風險,維持和平、不獨現狀,才有可能減低風險。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