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2月11日

丁望 思維漫步

民主不如蒙古 港排名跌12位

2月上旬,倫敦《經濟學人》公布2020年全球民主指數(DI, Democracy Index 2020),顯示香港的民主大倒退。

在受評估的167個經濟體中,香港排名87,比2019年劇降12位,比2016年下降近20位(2019年75,2018年73,2017年71,2016年68)。

2020年,華人聚居地的排名是:台灣11(比2019年升20位),馬來西亞(華人約23%)39,新加坡(華人約70%)74,紅中(紅色中國)151。

香港不只遠低於前3地,與經濟落後的蒙古差距亦甚大,蒙古排名61,高香港26位。蘇東波(1990-1991)後,蒙古「脫共」逐漸開放選舉,在民主、新聞自由指數中,近幾年均遠超香港。這是「可比性」很強的變化。

台選舉滿分 指數升20位

DI評估的項目有5個:選舉過程、政府功能、政治參與、政治文化和公民權利;評分是10分最高,0分最低;排名分4級:完全民主(8分以上,權稱高端民主)、不完美民主(8分以下,6分以上,中端民主)、混合政體(6分以下,4分以上,低端民主),以及專制政體(Authoritarian, 4分以下)或稱極權主義政體。

2020年民主實況的綜合評估,全球平均分5.37,為2006年以來最低。獲最高分的是北歐的挪威(9.81分),紅朝(紅色朝鮮)墊底(倒數1),紅中倒數17。

民主程度高低的差異,關乎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實力,也與自由、法治有關;DI的優劣,則也涉及選舉。

西方界定的專制政體,包括極權政體、威權政體和軍事獨裁政體等。極權政體沒有反對黨,更無自由選舉;威權政體(如俄羅斯、新加坡)有反對黨和國會選舉,國家元首或政府首長由民選產生,當選者得票率多在六、七成,但一黨獨大的執政黨控制選舉很緊。

DI選舉項評估滿分的有西方的挪威、冰島、芬蘭、丹麥、愛爾蘭、盧森堡、英國及澳洲、紐西蘭等。亞洲唯一得滿分的是台灣。

5個「老共」(老牌共產國家,中性陳述詞)及土庫曼均0分,它們沒有自由選舉,「人民當家作主的選舉」是計劃指令和計劃控制的產物,被西方學者視為「虛假選舉」。

5個項目評分的總和低,導致極權政體的排名很低:紅越137,紅古(巴)140,紅中151,紅老(撾)161(倒7),紅朝167。

前「老共」、今威權政體的俄羅斯(124)、哈薩克(128)、柬埔寨(130),排名都低。

選舉受遏抑 香港排87

排名87的香港,列第3級的混合政體類,靠近專制政體類。排名急劇下降,與選舉的倒退息息相關。其選舉項的評分僅3.17分,與「脫共」後的蒙古(8.75分)相差太遠。

英治時期,香港有充分的自由、高水準的法治,卻沒有民主,本欄權稱為「民主短缺症」。雖沒有(也不可能有)民選政府,但有民間社會(市民社會、公民社會)。

獨立的民間傳媒,自主的宗教團體,非政府組織(NGO)的壓力團體,自主管理、注重學術自由和獨立思考的大學,形成民間社會的動力,並發揮社會監察功能。

1997年「七一」後,香港官方未推進民主進程,反而在政治生態轉變中變相遏抑自由選舉。近幾年,官方懷疑議員、候選人効忠的程度,以「政治假定」手段撤銷席位或資格(DQ)。

此舉被視為打壓非建制派的競爭力,走向全力培植建制派的「集中統一」之路。

選舉權本來就很小,選舉的區議會議員,只有地區諮詢權,立法會民選席位比例亦少,官方卻諸多政治干預。頻頻發生的DQ,不是嚴格依據法律和司法程序,大體是強勢公權一方的「政治假定」操作。這是令許多港人困惑的劇變。

反觀其他華人聚居地,例如台灣,自由、民主程度就超越香港。

台灣從戒嚴的專制政體,轉向逐步解除黨禁、報禁、言禁和開放選舉的威權政體,再達致全民自由選舉(由基層里長到縣、市長直到總統的投票選舉)。在DI中,唯一列位於第一級完全民主的華人聚居地,首次上第11座位。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是廣義的威權政體,有華人反對黨和成熟的選舉機制,列位於第二級(不完美民主),與法國(24)、美國(25)、印度(53)同一級。

在全球社會自由、新聞自由指數,香港亦逐年下跌。

2019年社會自由的實況是:在自由之家(美國)的全球自由指數,香港在210個受評估者中列116位(台25,馬121,新124,紅中192)。

縮自由空間 傳媒有危機

在無國界記者(法國)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香港在180個被評估者中列80位(比上年下降7位,比2016年的69下跌11位),雖高於馬(101)、新(158)和紅中(177,倒數4),卻低於台(43,比上年升1位)。

從2002年139個中的18位,降至80位,香港跌幅之大令人吃驚。新聞自由度的劇降,突顯香港自由的危機日益加大。

香港「50年保持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是主權一方對港人的承諾。在「一國兩制」下,既要尊重「一國」的主權地位,亦應讓「兩制邊界」清晰,維護香港原有的良好特色不變。

自由特別是人身自由、出入境自由和言論、新聞、思想自由,包含司法獨立的法治,有活力的民間社會,自主治理和獨立思考的大學校園,是香港保持文明社會的大支柱。維持原有特色,應是官民雙贏的取向。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