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1月26日

丁望 思維漫步

賄賂風險指數 波羅的海奇蹟

2020年度的全球賄賂風險指數(BRM, Bribery Risk Matrix),於21日公布,自由民主政體的國家或經濟體,排位最高(風險最低);「老共」(老牌共產政體)的排位低(風險高),紅色朝鮮(紅朝)排194位,為倒數首位。

華族的聚居地,如非「老共」則排位高:新加坡(華人佔70%)15,台灣19,香港20,馬來西亞(華人佔24%)51。

風險高與低 涉不同體制

BRM是美國智庫的全球性指數,主辦者為反賄賂與守規則的商業團體TRACE與蘭德公司(Rand),從2014年起每年發表一次報告,雖然運作時間不及德國透明國際(TI)的廉潔指數(CPI),但具全球公信力。

兩者觀察的項目多有交錯,有比較參照的價值。大體而言,BRM排位高的,在CPI的排位亦高,即賄賂風險低、廉潔程度高。

今年度的指數,是對2019年實況的評估,列入194個國家或經濟體。評估的範圍,是面對索賄風險的高低、社會對賄賂的取態與官方反賄執法能力、政府透明度及社會監察機制(包括新聞自由)等。

本文分4個類別比較,分析賄賂風險指數:自由民主國家、華族聚居地、「老共」、蘇東波(1989-1991)後「脫共」和自由化的國家。

關於華族聚居地的排位,本文第2自然段已提及。

風險最低、排位最高的12個家:丹麥、挪威、芬蘭、瑞典、紐西蘭、荷蘭、瑞士、德國、英國、冰島、加拿大、澳洲,都是自由民主國家。同一政體的比利時(14)、愛爾蘭(16)、奧地利(17)、盧森堡(18)、美國(23)、法國(24),也是排位高的西方發達國家。

日本(21)和韓國(22),是星、港、台之後排在高位的亞洲強國,都是在賄賂風險低的一級。

在全球僅有的5個「老共」,紅中排126,比去年的134升了8位,在中等偏低之列。其餘4個的賄賂風險高、排位在低階序列:紅越(南)140、紅古(巴)170、紅老(撾)182(倒數13)、紅朝194(倒數第1)。

愛沙尼亞國 脫共後廉潔

蘇東波中解體的「老共」,凡是極權主義弊端沉澱太多的,仍是貪腐之國,賄賂風險高,BRM排位低:土庫曼193(倒數第2)、烏茲別克150、俄羅斯127、白羅斯125、烏克蘭98。

蘇東波後「脫共」並完全自由化的國家,廉潔水準直追西方國家,賄賂風險低,在BRM的排位高:愛沙尼亞13(高香港7位、美國10位);立陶宛27,拉脫維亞34。這3個波羅的海國家,曾遭極權主義的蘇聯佔據,並成為斯大林專權下的加盟共和國;蘇東波後,很快「脫胎換骨」達致歐洲化。

原東歐的「老共」、「脫共」後的捷克(38)、斯洛伐克(52)和波蘭(41),排位亦高。

全球有公信力的社會考核指數,如社會自由、經濟自由、新聞自由的指數,還有社會正義(法治)、廉潔、人類發展、民主的指數等,是衡量是否進入文明社會的指標。

在賄賂風險指數中,風險低、排位高者,大都是人均GDP高,各類自由、民主等指數亦在高位。本年度排位最高的,人均GDP多在3萬美元以上;而5個「老共」的人均GDP均甚低。據IMF的2019年數據,紅中剛過1萬美元,仍低於全球平均數(1.1萬美元),其餘4個更低。

相反的,已「脫共」波羅的海3國,人均GDP都超過或接近紅中的2倍。在透明國際的廉潔指數(評估數180個),2019年實況的排位亦高:愛沙尼亞18,立陶宛35,拉脫維亞44(參照排位:華族聚居地新加坡4、香港16、台灣28、馬來西亞51;「老共」紅古60、紅中80、紅越96、紅老130、紅朝172;威權政體的俄羅斯137)。

有效廉政制 司法須獨立

在賄賂風險指數中,紅中排位升了8位,這種難得的改善,與一系列的官場、國企查貪有關,亦關乎國務院的行政審批改革。但是,行政改革緩慢,並不暢順。

官吏貪污,商人、平民和黑幫賄賂仍猖獗。《信報》「林行止專欄」10月29日論及表(錶)哥事件(俗稱表哥現象),說到瑞士名錶成為很熱的賄賂品,突顯有權勢者「家肥屋潤」的景觀。

近期揭露一大批黑官案,黑老大賄賂官吏,收買「保護傘」;有的入獄後,竟可用手機指揮獄外走卒販毒、包娼和「獵艷」。

貪污、賄賂,是「消滅」不了的腐敗,只能在法治基礎上逐步減少;設置具法律嚴格規範的廉政制,是最起碼的舉措。

香港、台灣曾是貪污猖獗之地,但建立財產、利益申報制和廉政體系後,像新加坡一樣已是比較廉潔之地,並贏得全球的認同。

政治運動式的肅貪,夾雜「整人」的反腐,沒有真正有效的財產、利益申報和監察制,沒有司法獨立,是不可能出現廉潔的社會。

經濟規模大(GDP總量大),社會並不一定文明。文明的要素是自由、法治、民主、人權保障、民間社會(公民社會)、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空間。文明社會是目中有人,人是獨立的、自由的個體,人格尊嚴和生命價值受尊重;人不是任由擺布、絕對服從的工具(馴服工具)。

關於司法獨立的要素,本欄的解讀是:具有建立善治的良法和制度,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司法必須遵守有公義內涵的司法程序,罪與非罪由法官依據法律裁決,不受政治或長官意志、家長意志的干預。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