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8日
世上特區、前殖民地眾多,印度的果阿邦(Goa)及查謨—克什米爾邦(Jammu-Kashmir)是其中兩個案例︰前者從前是葡萄牙殖民地,今天雖然沒有「一國兩制」,但依然是在普遍實施英式法制的印度下、使用大陸法制的邦政府;後者則因草擬憲法時的政治背景,邦境內錯綜複雜的宗教、種群關係,以及與巴基斯坦就克什米爾的主權問題,一直擁有比其他邦更多的政治權利。
但克什米爾的這些權利,日前忽然被印度政府宣布「失效」。印度內政大臣阿米特.沙阿(Amit Shah)指總統提出另立新行政命令(President Order),廢除憲法35A條,今後印度憲法所有條文,均適用於查謨—克什米爾邦,如此自行「釋法」,變相令原來的憲法370條失效。
至於目前的查謨—克什米爾邦也將一分為二,變成兩個聯邦屬地(Union Territory):原併入查謨—克什米爾邦的拉達克(Ladakh)地區將獨立成為新的聯邦屬地,受印度中央政府直接管治;而「查謨—克什米爾屬地」仍可保留議會處理當地立法工作,議席數目由原來的107席,增加至114席。
印度憲法370條,是當年查謨—克什米爾土邦因政治現實而加入印度的妥協。事源印度獨立時,克什米爾原土邦王公哈里.辛格本無意加入印度及巴基斯坦,而希望在英國授權的情況下獨立,並借位處於印度及巴基斯坦左右逢源,擔任戰略國家的角色,同時維持土邦的獨立地位。
印度版「一國兩制」
但這些角色從來難以掌握,查謨—克什米爾土邦也沒有如不丹先後得到英國及印度的武力背書,境內穆斯林為主的民眾又因受「外國勢力」巴基斯坦慫恿,不斷挑戰土邦王公權威,最終哈里.辛格求援於印度,而印度的條件是要求查謨—克什米爾地區併入印度聯邦,廢除王公制並民主化。形勢比人強,哈里.辛格唯有自行解散土邦,加入印度,這也是第一次克什米爾戰爭的宏觀歷史背景。
查謨—克什米爾土邦併入印度的其中一個條件,就是維持查謨—克什米爾邦的自主地位,即除雙方政府同意的憲法條文;新條文及經修訂的舊條文不適用於查謨—克什米爾邦,也就是憲法370條的「立法原意」。為了「填充」憲法370條的內容,1954年印度政府頒下行政命令,即憲法35A條,容許查謨—克什米爾邦政府定義「邦民」及邦民權益,可說是印度版的「一國兩制」。
有「一國兩制」,自然有不少印度人不滿有些人在國內可以擁有特權。特別是查謨—克什米爾邦是少數以穆斯林而非印度教為主的社區,卻享有在國內別具一格的特殊地位,因此多年來,印度民族主義者一直希望取消憲法370條及35A。
2015年,與右翼組織國民志願服務團(RSS)有密切關係的查謨與克什米爾研究中心(JKSC)提出司法覆核,表明憲法370條及35A違反印度人「人人平等」的憲法原則,以及35A以行政命令修改憲法,乃不合符印度憲政傳統。現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分別在2014年及2019年全國大選時,將上述訴求納入選舉政綱,因此這次收回「一國兩制」,也被視為總理莫迪兌現早前選舉承諾,鞏固民粹民族主義者支持之舉。潘朵拉的盒子打開了,後續如何?
(編者按:沈旭暉著作《平行時空2 – 解構本土主義崛起的世界》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查謨—克什米爾土邦(1846-1947) |
上一篇: | 林鄭快閃落區 市民提5大訴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