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2月14日

丁望 思維漫步

為新疆突厥人 土耳其也發聲

西亞小國土耳其的外交部,為新疆維吾爾族(下稱維族)發聲(2.9聲明),呼籲紅色中國(紅中)關閉在新疆的再教育營、停止侵犯人權。

11日,紅中外交部發言人對「2.9聲明」予以「嚴厲駁斥」。12日,《新疆日報》稱新疆黨委召開會議,部署「認真學習」和落實最高領導人關於新疆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維護核心地位、維護權威和「集中統一」)。13日,第一黨報刊出署名評論,說「土方應反躬自問」。

職技教培營 勞役兼洗腦

「2.9聲明」之引起關注,一是西亞、中亞的穆斯林(muslim)國家,因「一帶一路」的利益極少為維族發聲,《紐約時報》10日的署名文章稱:「這是來自穆斯林人口為主國家的罕見譴責」;二是「2.9聲明」把維族稱為「維吾爾(Uighur)土耳其人/突厥人(Turks)」,強調維族與土耳其的歷史親緣、文化基因。

西方說的再教育營、勞改營,北京官方稱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簡稱教培中心,類似毛澤東文化大革命(1966-1976)的牛棚(關押「牛鬼蛇神」的場所)或學習班(把黑五類或特定的「可疑分子」集中起來學習毛著,以批鬥方式逼他們「交代錯誤」和「認錯」)。

教培中心以政治教育(洗腦)為主,輔以職業培訓和勞役。這是近幾年新疆以「三反」為名的舉措。「三反」指反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與毛時代「階級鬥爭擴大化」一樣,遍設教培中心、扣留維族和哈薩克族居民,是對「敵對勢力」的假定擴大化(西方稱被扣留者超過100萬)。

突厥狼崇拜 兄亡娶寡嫂

關於教培中心事件,是政治範圍內的社會爭議;關於維族與突厥文化的淵源,則應是歷史範圍的討論,不該以政治偏見壓制知識界對歷史脈絡的梳理。例如,北京媒體引述新疆官員較早前的談話,指維族並非突厥的後裔,完全割斷了維族與古代突厥、當代土耳其的歷史文化鏈。

維族與突厥汗國或突厥文化的歷史親緣,是抹不掉的「存在」。突厥是六至八世紀有過影響力的部落,歷史典籍稱它是匈奴的別種,以狼圖騰崇拜為民族的特徵之一。

突厥為北方遊牧民族。《隋書.北狄列傳》謂,突厥「其俗畜牧為事,隨逐水草,……大抵與匈奴同俗。」其中的兩性習俗,有父、兄亡故由子納父妾或弟娶寡嫂的「通則」。

突厥逐漸興起於金山,今新疆西北阿爾泰山一帶,在今烏魯木齊、塔城以北。在中原朝廷南北朝(420-589)的後期,突厥汗國建立(552);582年,分裂為東突厥、西突厥。東突厥在今蒙古,西突厥在今新疆西北和中亞(哈薩克斯坦等國)。

630年,唐太宗(599-649)滅東突厥;657年,唐高宗(628-683)滅西突厥。後來,突厥貴族復國,史稱後突厥(682-745),時在中原朝廷唐代高宗朝至玄宗朝。745年,為回紇所滅。

回紇部落於744年(唐代玄宗朝)建回鶻(Huihu)汗國,國土在鄂爾渾河流域,位於今蒙古國中部(首都烏蘭巴托以西)、今俄羅斯貝加爾湖以南。疆土最大時,含今蒙古國、俄羅斯西伯利亞和新疆東北、部分中亞地區。840年(唐代文宗朝)內亂而亡,流亡的一支遷至新疆西南葱嶺一帶(今新疆喀什、中亞吉爾吉斯斯坦一帶)。

維族即回紇 有突厥基因

維族與突厥是否有歷史淵源,有三種不能忽視的因素:民族源流、語言體系、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

從突厥的歷史輪廓可知,維族之源是突厥。港大已故歷史學教授羅香林的《中國通史》指出:「突厥別支有回紇者,亦稱回鶻,……屬鐵勒部族。」

《舊唐書.迴紇列傳》曰:「迴紇,其先匈奴之裔也……號鐵勒部落。……臣屬突厥。」

回紇(回鶻)的族源,是突厥╱匈奴;而回紇是維族的古稱,故與突厥有歷史親緣,俗稱維族是突厥後裔、與土耳其同宗,祖先都是突厥人。

後裔之說並非「敵對勢力造謠」,而是抹不掉的歷史事實。中共十八大(2012.11)前,官方出版物並不否認維族源自回紇。例如《辭海.民族分冊》記述其古稱回紇;再如,《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稱回紇(Uiyur)「今譯維吾爾」,回紇(回鶻)是「古代北方與西北操突厥語的民族之一」。

語言和宗教 有共通之處

維族與土耳其的族源,還牽涉到突厥語族。突厥語為阿爾泰語系的語族之一。在今紅中境內,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烏茲別克語、塔塔爾(塔吉克)語等,均為突厥語族。中亞的土庫曼語、西亞的土耳其語,也是突厥語族。全球通用突厥語的人口約2億。

突厥語族的國家、區域,多信奉伊斯蘭教(回教)。據北京人民網12日消息,新疆總人口2440萬,其中伊斯蘭教徒(穆斯林)1300萬,佔53%。

在長遠的社會變遷中,少數民族與中原漢族有不同程度的融合,1949年後同化的速度加快,但維、哈等族仍保留其族群特徵,與土耳其╱突厥人共通之處仍清晰。

不能因「政治需要」而誇大融合、同化的程度,割切維族與突厥歷史、傳統文化的連結鏈(甚至強制改變習俗如女性不得用頭巾蒙面),只能提與中華傳統文化的融合,天天喊「感黨恩、聽黨話」。

維族與突厥.一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