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2月9日

江麗芬 政局筆記

為市民打開醫療門戶

每年初二,新界鄉議局主席率眾到沙田車公廟求籤一支,為香港運程把脈。車公籤文往往玄妙,既可讓人無限想像,也可讓人各取所需。只是今年直白得多,劉業強求得的86號籤文明言:「石田為業喜非常,畫餅將來未見香;怎曉田耕耘不得,那知餅食不充腸。」解曰:「出入謹慎,家宅不吉;自身平安,求財不遂。」任誰都看到「畫餅充飢」之寓意躍然紙上,與劉主席所言「香港底子好、市民多多支持政府施政」似乎相距千里。

車公彷彿成為香港代言人,一籤激起千重浪的濫觴毫無疑問是2003年。其實,政府主管民政事務官員過往年年都有求籤這動作,只是沒有多少人特別留意,直至2003年時任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求得一支「凡事不吉」的下籤,而那一年香港剛好碰上沙士疫情,經濟大受打擊,《基本法》23條立法引發爭議及50萬人上街等等,令人相信車公果然靈驗。

超自然力量存在與否,信則有,不信則無,當中不乏主觀意願向客觀現實的心理投射。車公說過「何為邪鬼何為神,神鬼如何兩不分」、「威人威威不是威」,儘管不着邊際,但若把香港境況對號入座,卻是顯得言有盡而意無窮。

其實毋須求神問卜,如果政府管理謀劃不善,香港運勢是否「家宅不吉」或者「求財不遂」,人人心知肚明。

醫生人手 分配失衡

一如往年,新春佳節前後本地爆發流感高峰期,醫護人手例必緊張。公立醫院的護士和醫生上月便相繼舉行申訴大會,為工作環境恰似戰場而大吐苦水。公立醫院十個樽僅得七個蓋,早已不是什麼新聞,如何解決這個積弊甚久的老問題,迄今仍然言人人殊。

有醫生代表認為,人手緊絀是分配失衡所致。他們指出,現時有八成病人前往公立醫院求診,但八成醫生在私家醫院或診所工作,倘若能夠把醫、病分配得較恰當,有助解決問題。因此,這派意見不贊成政府輸入海外醫生,只要人手分配得宜便可。也有醫生雖然不反對輸入海外醫生,卻認為應該由「源頭」做起,減少每日150個單程證配額。

香港究竟有沒有足夠醫生?現時每1000人只有1.9名醫生,比例較英國、美國、日本及北歐等地方為低。事實上,不要說公立醫院逼爆,即使是私家診所,排隊等候的情況亦非罕見。由於僧多粥少,醫生對每名病人的診症時間縮短至幾分鐘,未必能夠詳細了解病況。站在公眾利益的角度而言,實在看不到容許海外醫生來港執業有何害處。

問題積壓 恐更難解

醫管局前主席胡定旭早前建議,恢復1997年回歸前做法,承認英聯邦醫生資歷,容許他們免試在港執業。然而,假如恢復承認英聯邦醫生資歷,會否在大中華區內惹來「政治不正確」之譏?特首林鄭月娥近日表示,不想在現階段提出容許海外醫生來港執業的問題,免得醫護人員「日日在醫院做這麼多工作,又會分心討論應否開放」,言下之意大概是說,輸入醫生亦是一道政治難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問題,根據統計處數字,2016年便有116萬名65歲及以上的長者,學者預計到了2033年,長者將佔人口三分之一。解決醫護人手不足的問題,實在刻不容緩。

林鄭月娥雖然說到這議題值得處理,但要待合適時機才討論,最終只怕錯失時機,令問題積壓,情況更為嚴重。香港基本上毋須求神問卜,已顯見醫療系統不勝負荷,一切就看政府是否願意出手化解而已。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