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月22日

譚凱邦

為土地諮詢報告補漏拾遺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下稱「小組」)已公開最終報告,可是爭議仍然持續不息。回想小組成立之初,我與一眾民間團體早已預言,這不過是林鄭月娥為推動土地開發的掩眼法,看報告陳腔濫調、附和官方立場,今次繞了一圈果然又是回到起點,哀我香港人始終逃不出「土地問題」的緊箍咒。

為了令人相信結論公正,小組的報告花費不少篇幅列舉數字,包括問卷、電話訪問數以萬份云云,「以量壓人」。數量誠然十分重要,但是正正是數量之大,反而隱藏不了小組歪曲分析的問題,就如小組稱「原則上支持於五個擬議的近岸地點填海造地」,其理據是「維港以外近岸填海」獲大多數市民支持。

不過,只須仔細了解,原來在宏觀所有回應問卷調查中,事實是僅得49%人揀選「維港以外近岸填海」,填海根本未獲社會主流共識。惟小組主席黃遠輝竟辯解,問卷的字眼無提及「支持╱反對」,因此49%以外剩餘的51%「並不代表反對」。如此道理不通的解釋,正證明小組玩弄數字,為政府製造民意保駕護航。

政府本來委任小組的首要工作是,綜合民意後提議土地開發的先後優次,可是自去年7月林鄭高調支持填海,使小組公信力全失,諮詢工作舉步維艱,黃遠輝最後含混地一句「所有工作應同時展開」,不分優次,就把問題看似已聽取民意,卻不過原原本本地交回政府任其主導。

而且小組諮詢的基礎明明源於「1200公頃」土地短缺,在報告竟變成3項中短期及5項目長期措施,8項提議的總面積近2600公頃,比1200公頃大出兩倍多,歪曲了「點心紙」的意義和回應,對眾多參與諮詢的市民公平嗎?

不同選項之中,「善用棕地」為民間共識,小組應加以強調,要求政府更積極及盡快落實;奈何報告放棄重點,對此胡混過關;對於政府不尊重小組,偷步宣布「明日大嶼」,小組在最終報告始終不敢多說一句,反而仍然多次低頭認同政府所提必須填海的取態,實際上繼續為東大嶼超級填海開路。

只為東大嶼超級填海開路

特別留意的是,小組諮詢期內收到超過4000條意見提及人口政策為土地短缺的成因,反映市民認為解決土地問題,絕不能迴避控制外來人口。的確在土地諮詢中,不少市民對土地選項冷感而杯葛「點心紙」,另紙書寫意見,正因為相信土地增加,亦難令港人受惠。

依筆者在街頭意見站觀察,路過街坊許多都表達「若不減每日150個的單程證,有幾多地都冇用」,也都合乎過去幾年公屋資源被新移民佔據,真正有需要的港人的輪候時間愈來愈長的傳媒報道和普遍印象。

雖然土地小組辯稱人口政策並非小組工作範圍的事宜,但其所依據的《香港2030+》文件,當中土地需求計算,大部分參數其實也建基於未來人口和社會增長數字。小組要提出方法應對房屋問題,本應評估及提議不同人口政策下(及隨後情境)對土地需求的影響;可惜他們從一開始就放棄思考,盲目採用人口推算了事,叫人十分失望。

香港過去放任式的人口政策,使至今已有過百萬單程證人士入境成為常住人口,導致本地環境、社區超負荷,如此下去即使建造再多的地、填再多海,都無法有效解決問題。控制外來人口,實在是當務之急,否則只是「有涯隨無涯,殆已」。

譚凱邦  環保觸覺義務總幹事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