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9日
紅歌「東方紅,太陽升……」近日再度在內地高奏,慶祝中共已故領導人毛澤東誕辰125周年。有線電視派記者到毛澤東老家湖南韶山採訪,從報道所見,有內地民眾緬懷毛時代,形容那時的領袖無私為民,甚至有人將他視之為「神」。百姓迄今仍膜拜毛主席,是對現實不滿,還是出於真心?不得而知。可是縱使毛澤東在歷史上有功,惟若稍稍讀過中國近代史,就知道他一手炮製的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對全國造成的禍害,是故今天其擁躉依然保持狂熱,有點令人難以理解。
或許,內地確實有自己一套邏輯,香港雖已回歸超過20年,但與內地仍是這麼近、那麼遠。
然而,除非港人對身邊事物置若罔聞,否則多少會嘗試了解多一些國情;至於方法,一如歷史學者連浩鋈在其教學筆記《崢嶸歲月》所言:「若想了解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就要承認它有自己一套邏輯與規範,並去認識這套邏輯與規範,即去理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當然了解並不等於認同,但此舉無疑有助思考香港的未來。
國歌法區選一國為先
時代在變,內地的思考模式亦非鐵板一塊,惟連浩鋈說:「毛澤東統治中國27年,定下了一條不可逾越的底線,即保證黨和國家永不變色,亦即保持中共的執政地位不變。在這一點上……後毛澤東時代的中共領導人也沒有放棄這條底線。」回歸以來,就算對內地認識不深的港人,應不難看得出北京愈來愈堅守此一立場,由以往「井水不犯河水」,到近年把「港獨」、「自決」列為不可觸碰的紅線,顯示中共管治權力和國土不容分割沒半點退讓空間。當下國際形勢風起雲湧,放眼2019年,北京對底線恐怕只會捏得更緊。
來年港人首先要面對《國歌法》本地立法,詳細草案內容有待下月政府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才有分曉,不過從官員早前提供的資料及議員轉述得知,任何惡意貶損國歌的行為皆容不得,而且國歌須在指定場合,例如行政、司法與立法機關公職人員宣誓前播放,以彰顯「一國」的重要性。
政府中人強調,訂立《國歌法》旨在教育公眾認識並尊重國歌,無懲罰任何人之意,這大概是中央立法目的所在。然而,香港人對言論自由的尺度畢竟與內地有頗大差別,今天中港關係跟20多年前臨時立法會訂立《 國旗及國徽條例 》時已迥然不同,內地一套法律要在本港施行,會否「水土不服」引起爭論,惹人關注。
除此之外,2019年底區議會選舉亦是一大焦點。一直以來,區選僅為議席和地區資源之爭,各大政黨爭地盤早已鬥得難分難解。可是近年各級選舉卻被賦予另一重涵意,就是對「一國」忠誠的篩查,誰過得選舉主任一關,即代表沒有觸碰紅線,獲中央基本接受。
愈收愈緊還能做什麼
2018年兩場立法會補選及鄉代表選舉報名,已讓大家清楚看到「港獨」、「疑似支持港獨」或「不反對他人搞港獨」均難容建制架構之內。猶記得2015年區議會選舉,多名曾參與雨傘運動的年輕人與政治素人入閘暢通無阻,部分更成功當選,但3年後還有多少這類人士可確保獲參選資格而不被DQ?
過去一年,不時傳出某人或某團體因政治背景問題被拒入境,遭香港這個國際都會列為不受歡迎人物,類似情況未來一年相信有機會再次出現,甚或有新措施進一步取締「港獨」活動。若從內地的邏輯與規範預測,明年對香港勢將愈收愈緊,市民如何自處,能做什麼,是個難以迴避的艱澀課題。
筆者休假,本欄下周起暫停,1月26日復刊。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2018年中國歷史年度人物當選 |
上一篇: | 許智峯再遇獨立建制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