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
最近路過溫哥華,逗留三天,「發現」有二事可以一寫。
甲、
於二十五年前赴加國求學的律師郭紅(Hong Guo;其同名律師事務所以代辦移民及物業交易手續知名),已報名參加十月二十日舉行的溫哥華地區列治文市(Richmond)市長競選。郭女士北大畢業,在加拿大攻讀並考取律師資格。溫哥華網誌The Breaker於月初的「獨家新聞」,詳細報道此事;據其附圖所示,郭紅女士宣布參選的橫匾寫的是中文簡體字︰「改變列治文誓師大會」,除了主角左手捧花束右手高舉邱吉爾式的勝利手勢,身後一排女性支持者俱着內地酒家知客式的鮮艷旗袍。紅色政治根性,呼之欲出。
郭紅女士的參選,列治文的本地人、特別是法律界人士,不少有點「意外」,因為「卑詩省律師公會」(Law Society of B.C.)不久前才宣布對她展開系列「紀律調查」,她被指「涉嫌違規事項有五」,其中較矚目的一項是在其律師樓信託戶口中有七百五十萬加元「不翼而飛」。對於這些指她「違規的指控」,郭紅斷然否認,強調她的職業操守無瑕疵,而此事或與「兩個前僱員盜竊案有關」。她一再申明從未拖欠客戶資金。
郭紅的職業操守,有待專業人士評鑑,筆者感興趣的是郭紅律師的「政綱」,她說因為看見愈來愈多不為市民接受的社會現象,於是決定挺身而出,要「改變列治文」。移民多年的華人從政,正常平常,觸發筆者一評的是,在被記者問及時,郭女士言之鑿鑿,說她絕不相信中國有侵犯人權的事!
當記者列舉系列諸如打壓新聞記者、迫害「少數民族」,以至當局侵犯劉曉波、艾未未等人人權事件時,郭氏竟稱這類西方傳媒──包括《華爾街日報》及《紐約時報》──的報道,根本不值一哂,「因為它們對中國的國情並不了解」。郭紅律師盲目愛國之心,盲人可見。
郭紅女士漠視記者提出中國諸種違反人權事實,為中國辯護,當然與她也許真的「愛國」有關,但更有可能是要爭取列治文市選民的一票!據加拿大人口統計局二○一六年的資料,列治文市民來自一百五十個族群(有二十五人以上者便「入圍」),當中以華裔最多,達十萬零七千八十人,佔總人口十九萬六千六百六十人的百分之五十四(此比例一九九四年為三十四、二○○一年為四十五);不過,由於列治文有「可辨識的少數族群」(visible minority,是「有色人種」、「非我族類」的委婉詞;此詞的官方釋義為Non-caucasian in Race or Non-white in Colour)十五萬零一十五人,當中中國人為十萬四千一百八十五名,佔總數近七成(其餘依次為南亞、菲律賓、日本、東南亞、拉美、阿拉伯、韓國、黑人〔來自何方未說明〕及西亞〔伊朗及阿富汗〕等),這樣子的人口結構,等於說討得華裔選民歡心的候選人與當選之間幾乎可以畫上等號。那也許正是郭紅女士盡顯「紅當當」原色的底因!
中國裔選民傾向投「愛國親共」者一票,不難理解,因為這些人大多仍有生意及親朋在內地,他們在海外「表現進步」,最低限度,在內地的親友及財富不會無端受騷擾!眾所周知,溫哥華地區的移民,近年以「高端大陸客」為主,這是何以在「溫哥華大埠」列治文到處可聞「華語(普通話)」的原因。有這種人口背景,為大陸塗脂抹粉的候選人勝出機會相應提高。
「愛國親共」除了「政治正確」,肯定亦是「財富之源」。
近年先富起來及朝廷有人的國人,因種種理由,喬遷海外,蔚然成風,而溫哥華為熱門落戶地之一,這類移民帶去的生意(主要是物業投資)早已遠遠超逾港人台人,因此,在此圈子建立知名度,便不愁生意。就政治及經濟角度看,郭紅女士的「出發點」絕對正確!
加拿大政府的人口統計,未及移民來源,因此不知道內地移民的比例,感覺非常多,只是憑「目測」及「耳聞」,非常不科學,然而,這種現實,該地的「老香港」莫不了然。不過,這種情況正在蛻變中,因為「九七移民」中不少人見回歸期初北京有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誠意而「回流」;然而,到了「雨傘運動」後,了解京官口中的「不走樣不變質」是什麼一回事,懼共症復發,遂紛紛「告老回加」。這一趨勢仍在持續、加速,相信不久之後,舉紅旗唱紅歌的加國政治人,肯定不若現在的吃香。
郭女士為私為公投身政治的取態,有其道理,惟以她出身北京的背景及「誓師大會」的排場,令人,尤其是加拿大土著及恐共的華人,有其從政有政治使命或任務的聯想,絕不出奇;這本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如今中國以外的世界正吹防止老共滲透之風,加上特朗普指向中國的劍出鞘槍上膛,「紅色政客」在海外從政,除非認同普世價值,恐有對中國不利的副作用!
乙、
十一月中旬,名為貝拉(Bella)的北美第一家「玩偶妓院」(Sex Doll Brothel)將於溫哥華開門接客,本來,多倫多的同類妓院奧拉(Aura)已擇吉於八月開業,但開張前夕為市議會援引市規附則把之否決。「北美第一家」之譽遂為溫市奪得。
「公仔性工作者」工時有定、價格劃一不二價,加上可在眾多玩偶中千挑百揀且嫖客可為所欲為、放任自由,其市場競爭力勝真.性工作者一籌,彰彰明甚。這正是「企街業」式微的底因。據卑詩大學社會公義研究所社會學教授碧琪.羅絲(Becki Ross),接受當地《星報》(The Star)記者訪問時透露,溫市本有三十五家脫衣舞廳,至去年底只餘三家,而「阻街女郎」亦愈來愈不常見。所以如此,皆因人人上網何事不能解決有以致之。羅絲教授認為「人形女娃」(Anthropomorphic Dolls)取代真.性工作者,便如不少有固定工序的工作可由機械人取代一樣。這是大勢所趨,是科技進步的象徵。
《星報》指出,以矽膠為原材料加上植入人工智能配件的「人形女娃」,售價在一千至一萬元(加元?美元?)之間,價格差距這樣大,當然和「人形女娃」性能高下有直接關係。不過,上述售價的產品肯定非國產,以生產這類女娃的中山工廠WMdoll,產品的售價遠低於此數。
若干年前,DVD大賣的時候,愛樂者認為親臨音樂廳欣賞演出與在家聽DVD,分別有如與真人和「公仔」繾綣,似乎很貼切。沒想到羅絲教授的形容更妙,她說,與真人和「人形女娃」做愛的差異,有若由按摩師按摩及以按摩椅代勞。
在今年「環球可以居指數」(Global Liveability Index)榜上,「老華僑」口中已愈來愈不可居的溫哥華,仍高居全球第六;眾所周知,溫市有不少令人留連的「景點」,現在還快將有此令正常人過門不入卻提供說不盡話題的地方。適居度高企,實至名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月底應邀赴高峰會 林鄭FT狹路相逢 |
上一篇: | 填海滿足房屋需求 討論取捨不宜失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