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9月27日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撐起民主自由招牌 鳥籠政客有地容身

一、

明天是「佔領(中環)運動」四周年,據報有二十六個團體的代表將於金鐘添美道「連儂牆」前集會紀念,呼籲市民「毋忘初衷」;「黃傘運動」對香港社會的影響深遠,人所共知,但有什麼積極成果,現在言之尚早,惟其負面衝擊則彰彰明甚,此為受命於北京的香港特區政府,可以堂堂正正地扛出「維護國家安全和香港法治」之大纛,有理有據且依法地取締一切「從事分裂國家活動」的團體及個人!

根據《社團條例》,保安局於本周一頒令刊憲禁止「香港民族黨」繼續運作,為回歸後首度有政黨被「吊銷牌照」。雖然反對當局這種做法的言文聲勢不弱,惟形勢比人強,加以保安局「跟足程序」,斷了「司法覆核」之路。政府為打壓「港獨」,以該黨祭旗,是不能扭轉的事實;不過,港府「淨化」香港「政壇」雖然表現不遺餘力,但看透港府不能蠻幹以免壞了國家大事的局限,「挑戰」港府的活動,必然陸續有來。幾乎與「民族黨」被正式取締的同時,「青年新政」要角、被DQ立法會議員身份的梁頌恆,宣布加入主張香港獨立的「香港民族陣綫」並出任其發言人;更具戲劇性的是,「香港共產黨」(仿毛澤東書法的題字精采悅目)同日成立,揚言將「積極嘗試建立武裝,不排除武力起義」,正面挑戰特區政府,並擬派員參加十一月的九西補選;該黨的成員,迄截稿時似未公開,但已知該黨「正考慮邀請『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出任第一總書記」……

取締「民族黨」的新聞,舉世關注(西媒均說保安局局長為李約翰,看來局長最好仿當年李光耀棄英名就中名以示與英國劃清界線),昨天連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亦對事件作出反應(其他西方國家如英法德加的反對有「抽水」之嫌),表示美國支持言論、集會和結社自由,雖是泛泛之談且無新意,卻為稍後在與中國交手中把香港拉落水的伏筆(香港非自願地成為中美貿易戰美方的籌碼)!香港反對保安局有關做法的團體和個人不少,當中以港大學生會法律學會批評政府「將國際法律原則徹底置之不顧、恣意妄為剝奪公民基本權利、玩弄法律條文以作政治工具,妄將莫須有的罪名加諸民族黨員身上,開下極壞先例」。義正詞嚴,擊中要害,大快人心。不過,想想在北京幕後操盤下,立法會的所謂建制派議員已有足夠票數通過任何有利建制管治的法例,這些在反建制者眼中的「惡法」,法律界亦得守護……想到此處,未知法律系學生有何感想?

二、

綜觀內外形勢,香港「政壇」肯定不會成為一潭死水,這是當局不致採取趕絕殺盡霹靂手段的必然後果。香港畢竟未被西方社會除名,自由和法治仍是核心價值,而為保此「令譽」,令港府對溫哥華費沙學社把香港捧上「世界最自由經濟體」寶座後的稍事批評(擔憂中國的介入會影響香港法治),亦要第一時間作出反應。也許保持香港的自由外觀,是北京交給特區政府的任務,那令本地的政治運作還得披上民主的外衣!眾所周知,「中美利加」不再,兩個大國正為經濟利益(骨子裏是政治掛帥)大打出手,由於香港對中國尚有不少有用的「剩餘價值」,因此應盡量避免做出一些令美國右傾(仇中)政客有藉口通過目的在保障香港具有國際標準的人權與民主,亦即英殖香港不變形不走樣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此法案一旦通過,香港政府若做出任何美國認為有違民主人權的事,美國便可依法「制裁」香港,等於香港會喪失可為中國利用的價值,那可是現階段北京政府(尤其是達官巨賈)所不願見的發展。如果上述的剖析不致遠離現實,那麼,在牢牢地掌握立法會的大多數可為我用之後,於實際政治上已無作為的民主(甚至自決)派便有存在價值,因為他們活躍「政壇」,等於表明香港仍有民主,試想想,如果黃之鋒輩在「民主選舉」中勝出,世界媒體必會爭相報道,那正足以表示香港仍是民主社會!

無論如何,連串被建制認為有分裂國家之嫌的政治活動,對香港政治民主化,已起不了任何積極作用,卻有助二十三條立法的催生;因為連「不排除武力起義」這種無聊大膽不顧現實的話都寫入「黨章」,其危害國家安全,彰彰明甚,那還有不馬上立法予以制裁之理?看情形二十三條立法已如箭上弦。

二十三條立法後,「武力起義」之類的話當然說不得(因為有人認為說得多了會成事實!?)有關政治活動式微,勢所必然(當中有的政治團體亦會因為挑起為二十三條立法的「任務完成」而解散),而受衝擊的還有法律界!受李柱銘、何俊仁和吳靄儀等人的影響,在一般市民心目中,以為法律是人權自由的保護神,哪知法律界要誓死捍衞法律,包括被大多數人視為惡法卻為立法會通過的二十三條!在這種情形下,法律界頂上的光環便會黯然無光。

有人會說,看如今不少法律界人士為生民請命、為不平事發聲,未來不與現行法律妥協的「維權」律師不會少。筆者則以為長期受殖民地教育熏陶,逆權的法律界人士不會多——在比例上,肯定不比內地的多!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