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7日
「臉書公司」Facebook不久前發生洩漏資料事件,涉事的一家「劍橋分析公司」已於本(5)月初結業。一直未解的一個突出疑問是,外洩的海量資料到底對先前英美等國的公投、選舉等造成了多大影響?
「臉書」創辦人朱克伯格上月到美國國會答問,為其社交網絡平台洩漏8700萬人的私隱認錯。他還在多家報章刊登整版道歉啟事。英美傳媒則揭露:其實朱克伯格早在3年前已經知道「劍橋分析公司」利用「臉書」資料從事收費政治活動,而一直不予制止,聽之任之。
據英報披露,「劍橋分析」的母公司「戰略傳訊實驗室」是專門承包情報和心戰任務的,聲稱在全球各地參加過多場競選活動,並且有效地影響了結果,例如曾在中美洲、非洲等地借不同名目收集選民數據;又為美國軍方在伊朗、也門做調查,以及為印尼的候選人擔任形象設計。「劍橋分析」也做類似的數據收集工作,而且不止於此,其公司負責人吹噓有辦法出動退役軍情人員,設陷阱抹黑政治人物;這些話都由記者攝錄下來。
報道指「劍橋分析」從「臉書」獲取大量資料,用上「收割」數據的說法。先是有劍橋大學研究員亞歷山大.科根以邀請參與性格測試為由,取得2.7萬名「臉書」用戶的身份資料,轉交給「劍橋分析」,後者透過這批用戶聯繫的群組和網絡,輻射開去,收集到數以千萬計的用戶資料;以這些資料數據評估民意,更進而影響投票取向。
記者引述「劍橋分析」中人供稱:從社交網絡平台取得資料,包括通訊、消費等數據,再加上運算程式,可為每個用戶描繪出心理圖像,推斷其政治取向,從而訂立精準目標,使政治宣傳達致最大效果。幾年來「劍橋分析」在多場選舉活動中接到生意。在「劍橋分析」因受到調查而否認一切之前,其公司人員曾經說︰2016年美國大選中,特朗普所得的普通選民票比對手少300萬張,選舉人票卻贏了,足證運用數據的成果。又稱,能夠在關鍵幾個州動員支持者出來投票,既要目標精準,而且宣傳上要能貼切及觸動感情。
美國報紙說,美國富豪羅伯特.墨瑟是「劍橋分析公司」的金主,曾注資1500萬美元。墨瑟的同道史提夫.班農也有參股,還擔任這家公司副總裁。2016年特朗普的競選工程一度陷入困境時,墨瑟慷慨捐助,並提出要由班農主持競選工程。墨瑟和班農就用上「劍橋分析」。後來班農擔任過特朗普總統的首席策略師。至於新近當上特朗普的第三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波頓,也早於2014年美國中期選舉就透過支援組織聘用「劍橋分析」,協助進行選民調查和設計網上宣傳。
知情者又揭露,在英國2016年的公投中,「劍橋分析」為脫歐陣營做了大量工作,而沒有依法申報。該公司有一份題為《以大數據解決脫歐公投》的文件,聲稱可以在廣大選民中找出脫歐派,並細分出各行業成員,以及願意捐款者。現任首相文翠珊內閣裏的外交大臣約翰遜和環境大臣高文浩,都被指默許甚至參與委聘「劍橋分析」從事民意操作。
政治學者質疑這類運用數據手法能否奏效,強調選民眼睛雪亮。不過,「臉書」洩密的發生,已使得拒絕接受選舉、公投結果的人們更添怨憤。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忘了邊界就失去香港 |
上一篇: | 「置業階梯」的功能 公屋的「斷層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