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4日
雖然政壇花生友早已預期新一屆立法會必定好戲連場,但肯定沒有人想過開會第一天即有議員被叫辭職,第二天再有議員鞠躬道歉。有「傳統定義」的民主派成員坦言,新形勢顯然比想像中混亂得多,假如短至中期內立法會維持首天的開會狀況,可以預見的是民主派「碎片化」預言成真,不同路線或會各行各路。
在今屆議會第二資深的街工梁耀忠前天在沒有事先預警下,突然放棄主持選舉立法會主席的會議,效果形同引爆自製的「核彈」,事後網上聲討梁耀忠的聲浪有如海嘯。梁耀忠昨天聯同陣營內多名議員急開記者會解釋,可是戰友也「冇情講」,由楊岳橋至劉小麗均強調不同意梁耀忠的決定,長毛梁國雄更以一句「性格決定命運」形容梁耀忠「軟弱、猶豫」,真令梁耀忠情何以堪!
有民主派中人坦言,網民事後完全怪罪阿忠一人,實在有欠公道,認為其他民主派議員亦有一定責任。該人士指出,梁耀忠因為明知要擔任選立法會主席的主持,為保持中立,一直沒有參與其他民主派議員商討如何就選主席抗爭的討論。「佢係唔知我哋會點抗議,何況坐喺入面啲人根本無人要求延遲會議,甚至取消梁君彥資格。佢喺唔知泛民會否back up嘅情況下,係好難咁做。」
也有民主派人士認為,今屆陣營內多名「大佬級」人馬退下火線,亦是出事原因之一。「以前李卓人、何秀蘭、梁家傑等等會畀出一啲方向,然後大家一齊行動。偏偏當日單係民主黨一個黨都有幾個抗爭版本啦!」
有建制中人指出,今屆新當選議員眾多,人人急於爭取曝光,因此短期內有抗爭場面或混亂,可說在所難免;較為理性溫和的泛民政黨前天近乎「冇出聲」,而民主黨許智峯和鄺俊宇亦衝出座位抗爭,或可預視未來被激進力量「夾住」的困境。
不過,有傳統民主派成員相信,新當選激進議員這類接近癱瘓議會的抗爭行為難以持久,因選民投票支持他們進入議會,始終希望他們「做到嘢」。而一些較溫和的政團例如由多名功能界別成員組成的專業議政,亦很難想像他們走上激烈抗爭的道路,「始終大家路線係唔同,長遠來講,未必會繼續跟住激嗰啲。」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體驗與素養 |
上一篇: | 從投資者角度看油債範式轉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