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7日
有波蘭外交人員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波蘭的時間,或將定於下半年的7月或以後,部分原因為華沙正收集專家的分析和意見;另一邊廂,英國6月23日將舉行脫歐公投。自2010年以來,主要民調顯示,脫歐支持率與留歐支持率的百分比並未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差距。有英美研究分析人員警告,若然英國決定脫歐,英鎊可能大幅貶值20%,或引發新一輪全球金融危機,嚴重打擊英國經濟。是以,英歐關係仍然充滿變數。
公投或令保守黨再分裂
波蘭和英國同為美國在歐亞「邊陲地帶」(Rimland)的歐洲東西兩端的「地緣政治支軸」(geopolitical pivot),以前者用作直接阻止俄羅斯,以後者用作監察歐洲及遠距離牽制俄羅斯,以波蘭陸權和英國海權的力量,制訂德俄兩個傳統陸權力量的地緣包圍腹稿,即以北約和歐盟等平台,建構像洋葱般的「層次式互相制約機制」(layered interlocking constraining mechanism),在歐洲邊陲地帶利用國與國之間存在已久的互相牽制力量,間接介入歐洲事務和漸進滲透俄的「心臟地帶」,一方面能包圍和保持歐亞勢力平衡,另一方面則有效而省力地利用別國之力「隔山打牛」,美國全球領導地位或可持盈保泰。本文嘗試推敲英國脫歐公投後,歐洲邊陲地帶可能出現的變化。
自保守黨黨魁、首相卡梅倫為英國留歐辯護以來,黨內便出現嚴重分裂。以倫敦前市長、2015年重返下議院的保守黨員約翰遜(Boris Johnson)為首的脫歐派,在黨內和議會內發動「叛變」。
有評論指,約翰遜的真正意圖,只為與卡梅倫爭奪黨魁和相位。當美國總統奧巴馬4月訪英公開支持英國留歐之時,約翰遜便公開反對奧巴馬,其言論更引發他有種族歧視的爭議。
根據《金融時報》所做的民調,截至6月3日,留歐和脫歐支持率分別為46%和43%,11%未有決定。
筆者認為,約翰遜已看準脫歐這個民粹支點,爭取部分右翼選民的支持,為自己爭逐保守黨黨魁的計劃製造一個基礎;至於這個基礎是否穩固,則要看6月23日公投後的發展。
筆者估計,為了抵消來自約翰遜的競爭壓力、保護美國利益、穩住相位的卡梅倫,起碼有兩手準備:一、若然公投決定留歐,卡梅倫或扶植或吸納黨內一些溫和脫歐派影子領袖去跟約翰遜競爭,為脫歐派的再分裂製造條件;二、若然公投決定脫歐,除了要穩定英鎊滙率之外,更可能考慮修改對歐政策,右傾之餘,亦會嘗試吸納黨內脫歐派,直接與約翰遜競爭。於是,公投後的英國政治或加劇保守黨的黨爭和分裂,或導致右翼民粹政治有再發酵和激化的可能。
波俄之間的一根刺
雖然有分析指,若然英國公投脫歐,將會激化其他歐盟成員國的脫歐浪潮,但是這個推測未必在波蘭身上發生。原因有三:
一、作為中間偏右政黨,雖然波蘭執政黨法律與公義黨(Law and Justice Party)並不歡迎中東難民和伊斯蘭的崛起,但其根深柢固的「抗德」意識,與英國的「脫歐」意識有所分別。
縱使兩者對歐盟均抱懷疑態度,但基於波蘭地緣上與俄羅斯只有烏克蘭一國之隔,加上歷史上有其「大波蘭」、「東西方政策」的戰略文化傳統,波蘭仍視德國及以西歐盟疆域為發展空間(見筆者文章〈以波蘭中國關係發展解讀一帶一路〉,刊2016年5月25日《信報》)。
換句話說,雖則波蘭「抗德、疑歐」,她不像英國對歐陸有一種隔離主義的島國文化意識。歷史上,大英帝國這個海權力量雖有很多海外殖民地,但鮮有入侵和向歐洲擴張的做法;但對於波蘭這個陸權國家來說,歐亞大陸是她的拓展疆域。有波蘭人員推測,若然英國決定脫歐,波蘭未必跟隨。
反之,波蘭可能部署公投轉用歐羅,為的是要讓較廉價的波蘭貨品和農產品更能為歐盟市場吸納,那將有助波蘭的地方經濟發展;華沙政府希望歐盟不會向波蘭實施太多限制和干預波蘭內政,轉用歐羅可省卻跨境貿易兌換貨幣的交易費用。
二、有俄羅斯分析指,無論2016年美國總統寶座花落誰家,美俄在東歐的衝突將會持續;有波蘭人員則部分同意這種觀點。由於民主黨希拉莉(Hilary Clinton)表明認同波蘭在北約和對俄部署的重要戰略地位;而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則只想依靠德國而從波蘭撤出。所以,希拉莉或已成為華沙的「美國總統候選人」。華沙希望透過美國和北約提高自身在歐盟的談判籌碼。由於美國視歐盟的團結可發揮阻俄西進的作用,於是波蘭留歐則仍合乎波美的利益。
三、波蘭執政黨黨魁、66歲的雅羅斯瓦夫.卡欽斯基(Jaroslaw Kaczynski)雖為前總理(2006-2007),在去年的大選中,他卻選擇支持黨友杜達(Andrezj Duda)和希德沃(Beata Szydlo)出選總統和總理,實為垂簾聽政。有評論便指,他已掌任命國家司法部門、傳媒和安全機關的影響力,波蘭政治或有走向更中央集權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雅羅斯瓦夫.卡欽斯基的孿生弟弟、前總統(2005-2010)萊赫.卡欽斯基(Lech Kaczynski)2010年死於墜機意外。事件在俄羅斯境內的斯摩棱斯克(Smolensk)發生,由於俄方拒絕交還飛機殘骸,對於雅羅斯瓦夫.卡欽斯基及親信來說,無法抹殺胞弟的死可能涉及俄羅斯陰謀,這便成為波俄之間的一根刺,阻礙兩國關係發展,於是現屆政府的反俄意識實比抗德和疑歐的更強。從另一角度來看,波蘭有需要歐盟和北約協助抗衡俄羅斯和適應美俄將持續的衝突。
綜觀來說,6月23日的英國脫歐公投,或會引發保守黨進一步內訌。縱然其結果或會激發其他歐盟成員國的脫歐浪潮,但基於自身經濟和地緣政治考慮,波蘭或傾向留歐,更可能舉行轉用歐羅的公投。
黃伯農_英國巴斯大學政治、語言與國際研究學系副教授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美國東海南海攪局弄巧反拙 |
上一篇: | 校本的教學助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