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月2日

吳歷山

本土思潮政治化之虞

近年,香港本土思潮冒起,成為熱門話題,據說有些政黨為順應時勢,擬把本土元素納入政綱。

事實上,香港因其特殊的歷史原因,市民多非土生土長,而以移民為主。九七回歸前,長期受英國殖民地統治,前途未決,因此許多市民是以過客心態臨時居住下來;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相比,香港人對本土的認知和歸屬感比較缺乏和淡漠。

為何香港社會忽然熱中本土並大行其道,值得思考。有說是政府政策失誤,社會累積怨氣所致;也有人認為因自由行搶購奶粉、水貨;也有人指青年缺乏出路;也有人歸咎外部勢力慫恿等等。但如果我們留意傳媒報道、評論和網上訊息,其實答案很清楚,本土意識熱炒,根本原因是政治操作使然。

本土意識源自於鄉土意識,人們對自己成長、學習、工作過的地方和人物,都有一種眷戀的情懷,這是人之常情,世皆有之,典型例子有老人「落葉歸根」回歸故里、海外華僑克勤克儉回家鄉建設、校友捐獻母校等等,此份感情充滿溫馨和諧,處處體現一片赤子之心。七十年代香港同胞經歷經濟蕭條,艱辛困苦,但秉持獅子山下精神,和衷共濟,守望相助,共創明天,這也是香港引以為傲的本土精神。

無論上述鄉土意識或本土精神,都沒有任何政治色彩,更沒有排外和分離的動機,是值得推崇和發揚的社會正能量。

然而,這些單純的本土概念一旦政治化,例如現今大家所見的所謂本土意識、思潮、主義均注入排外、分離的內涵,給異化為反政府、反內地、反中港交流融合的政治意向,其性質已與大家熟悉的鄉土意識、獅子山下精神大異其趣,更與現下大時代潮流格格不入。

眾所周知,自從香港回歸祖國,內地已經成為與香港不可分割的母體。內地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騰飛,國力大增,在短短30年間,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香港在中國「一帶一路」的宏偉規劃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時代中,將扮演重要的樞紐城市的角色,與此同時,香港也將從中獲得巨大的經濟動力。中港兩地此時此刻更須進一步合作交流,共謀發展。對香港而言,這是大勢所趨,也是難得的機遇,在這大氣候下如果一味排斥內地,抗拒交流融合,顯然是逆主流大勢而行,這樣做也違背全體香港市民的意願。

值得注意的是,近來香港出現一些言論,試圖把本土思潮引上港獨的道路,這是極為危險的訊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2015年北京兩會期間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會面時表示:「香港社會的激進勢力有所抬頭,甚至出現港獨思潮等危害香港社會穩定和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言行。」說明中央對港獨思潮特別敏感和警覺。

其實,古今中外,任何朝代任何國家對分裂國家或民族都是高度重視的,都會嚴肅處理。有人說:「歷來一切統治者總是企圖把分裂國家的思潮消滅於搖籃之中。」因為那是社會不穩定因素,會觸發社會的動盪和國家的分裂,會影響當地的有效管治。

也許某些政客和極端分子以為香港可以仿效台灣的本土主義,掀起港獨思潮;殊不知,台灣與香港無論背景、歷史和現況有天淵之別,借鑑台灣形同玩火,況且中央對外部勢力尤其警惕,一旦觸動北京神經中樞,後果堪虞。

因此,我們不能眼看着本土意識被政治化或被導向港獨的危險道路,那將給香港社會、經濟民生以及民主發展帶來無可挽回的重大傷害。

吳歷山  香江智滙主席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