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10日

六成港銀用網絡分析反洗錢

近年大力推行合規科技(RegTech)的金管局,昨發表《反洗錢合規科技:網絡分析》報告,內容提到,香港已有60%零售銀行使用網絡分析協助反洗錢工作,較2019年的34%提升。金管局建議,個別銀行雖然未必有龐大數據庫,但亦可考慮利用創新方法和加強內部溝通,由小量數據開始實施網絡分析,將有助打擊金融犯罪。

可疑交易報告數目去年升3.2倍

金管局表示,銀行透過「反訛騙及洗黑錢情報工作組」獲取情報,應用網絡分析工具,促使銀行在2022年根據情報提交的可疑交易報告數目,按年飆319%,被凍結或充公的犯罪得益涉款升113%。

同時,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提到,防範及偵測詐騙活動為該局與銀行及執法機構等所有持份者的共同目標及優先工作,未來將提升數據及科技應用,打擊騙徒及犯罪分子濫用金融系統,維繫本港銀行體系的安全及效率。

報告引述3個銀行業界應用網絡分析成功例子。當中,一間虛擬銀行A利用網絡分析,發現多個賬戶有共通點,例如電郵地址前端(prefix)為統一字母等,結果成功提出超過20個可疑交易報告。

另一銀行B則透過內部網絡監測,發現多個海外大額提款,均涉及同一名滙款人,然後都會有複雜和不尋常轉賬活動,最終該銀行提出可疑交易報告,並即時凍結戶口,成功堵截一個涉及超過20人和逾20億元的潛在金融犯罪活動。

銀行業開始有合規科技應用的成功案例,但報告亦帶出,個別銀行表示沒有足夠的專才,難以提升科技應用能力;另亦有業界代表指出,銀行未必有足夠的可應用數據,用作網絡分析。

金管研打擊詐騙相關傀儡戶口

為此,金管局建議,銀行可與第三方服務提供商,提升科技應用作合規監管的能力,亦應利用有限數據和資源,透過不同部門可提供的支援和增強內部溝通,有助建立一套合規科技框架。

金管局坦言,將推出試行計劃,研究以多間銀行提供的數據,集中打擊詐騙相關的傀儡戶口問題,並會與數碼港合辦另一次「反洗錢合規科技實驗室」,屆時所有零售銀行均會參與,深入探討打擊詐騙工作的科技及數據要求。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