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6月10日

習廣思 信筆攻略

中特估概念回勇 電訊油股成主角

美國周四公布的上周新領失業救濟人數比預期多,推低了美元,令恒指周五再漲91點,報19390點,中石油(00857)及中移動(00941)成升市主角,本周「中特估」有捲土重來之勢。全周計恒指上升2.3%,科指則漲2.8%,市場對中央將出台刺激經濟措施的憧憬仍濃,鐵礦石期貨周五再進賬1.9%,全星期飆7.7%,兩周累漲16%,本港的非必需消費指數周五升0.9%,表現亦勝過恒指。

美元弱勢未確認 還看議息

美滙指數周四跌穿20天移動平均線【圖1】,主要因新申領救濟人數回升至26.1萬人,高於市場預期,10年期債息回落7.8個基點,不過,下周二美國會公布5月通脹數據及聯儲局議息,均有機會令美元轉強,美元弱勢仍未可確認。

周四美元轉弱,主要是兌歐羅、澳元及加元等貨幣,兌人民幣表現則相對堅挺,企穩在10天移動平均線之上。

內地周五公布5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按年升0.2%,通脹似有若無,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4.6%,較前月的3.6%跌幅擴大。這情勢下,人民幣要轉強,難度還是較高,除非中央推出有力刺激經濟措施。

易綱拍心口 通脹年底轉升

內地媒體報道,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周五到上海調研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和促進高質量發展工作,他表示,通脹率下半年有望逐步回升,到12月份漲幅按年將在1%以上。若果真的能做到,下半年投資形勢則會較佳。

中石油周五漲2.7%,由6月1日以來,股價累計彈11.4%,主要是市場看好其天然氣業務前景,表現跑贏恒指【圖2】。表現較為落後的中移動在除淨後,股價周五亦抽高2.6%,若連同派息因素,中移動6月1日至今的累計回報也有6.6%,同樣拍得住恒指的表現。

內地有通縮風險,但澳洲及加拿大則要恢復加息遏通脹,挪威周五公布的5月份核心通脹加快至6.7%,為歷史新高,超過預期的6.3%,數字公布後,市場估計今年央行會把利率由目前的3.25厘調高至4厘,也有預測於本月底議息時,挪威央行有可能加息半厘。從澳加及挪威的情況看,西方社會面對的高通脹並不易回到目標水平,現時市場預期美國加多一次息就完事,可能是過於樂觀。

當然央行加多幾次息,通脹最終也會達標。不過,加拿大央行副行長Paul Beaudry周四發表的演說就引起另一話題,他預測長期的實質利率難回到疫情前水平,這不是通脹因素,而是資金的供求改變驅動。他解釋,過往名義長期債息不斷向下,主要是由實質利率下降帶動。後者的跌勢受四股力量影響;一是先進國家人口老化,須為未來退休作備,因此儲蓄較多;二是中國及新興國家加入環球經濟,這些國家的人民通常會有較高儲蓄率,因他們的社會保障制度薄弱;三是貧富懸殊的趨勢上升,較富裕者一般儲蓄偏多;四是企業的投資機會有限。結果是資金供過於求,長時間推低利率。

這幾股力量已見頂,先進經濟體中很多人退了休,他們不會再儲蓄,同樣中國的人口也面對老年化問題,新儲蓄者會比已退休的人少,減少對環球資金的貢獻。資金需求方面,向低碳經濟和人工智能發展,會催生大量投資。因此,資金供求改變,未來實質長期利率有機處於較疫前為高的水平。

美科技股基金走資要留神

長期債息主宰着資產的定價,包括股市的估值,若這位仁兄的預言兌現,新形勢對投資策略會有重大影響。過埋今次加息周期,長債利率能否回到疫前水平,十分值得留意。

納指100周四反彈1.27%【圖3】,主要受債息回落刺激。不過,有初步跡象顯示資金流向開始不利科技股。美銀引用資金流向追蹤公司EPFR的數據,截至星期三的一周,共有12億美元資金流出科技股基金,這是8星期以來首次見淨流出。

美銀策略員Michael Hartnett在報告內指出,央行紛紛恢復加息,在低失業率及高通脹下,聯儲局也難免要繼續上調利率。息口上升及美財政部恢復發債會抽緊流動性,均對次季表現甚佳的AI股及整體科技股在第三季度帶來風險。

他預期聯邦基金利率會增至6厘(目前為5.25厘),而通脹要回到3%以下,失業率須升至4%以上,所以繼續看淡美股。

其他資金流向數據顯示,一周流入現金的數額達706億美元,今年累計流入8370億美元,息口高企,現金為王的道理也不難理解。股票基金有77億美元流入,較有趣是主要受新興市場基金及日本基金所推動,反而歐股基金有26億美元流出,這已是連續13周出現流出的情況,今年表現甚佳的歐洲股市可能已出現獲利回吐,反而表現落後的新興市場股市有資金青睞。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