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31日

劉炳章 泛舟論章

北都會若要成功 須目的決定手段

「北部都會區」的概念源自上屆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據報道,當時北都計劃推出得頗為倉卒,有傳聞整個規劃是由時任特首林鄭月娥及受其委聘重返政府的前規劃署署長淩嘉勤二人「說了算」,亦有說連負責區域規劃及經貿與產業發展的地政署、規劃署、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創新科技局等都在事前所知無幾,連林鄭本人當時也表示未計算開發所需資金,卻強調「一造出有地就賺錢」,並認為開拓土地必定賺錢,可見時任管治班子的思維,仍離不開以房地產作為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的主軸。

整個北都實際上沒有增加土地,而是土地整合、修改規劃及增加容積率。「都會」區的概念與以往的新市鎮或新發展區的概念不盡相同,後兩者多以居住為主,前者則不只是居住,更多是承載着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香港亟待開展的創科產業,所以整個北都的計劃需要補充的細節着實不少。要成功推動「南金融、北創科」的雙中心發展,必須有詳細的「都會」發展計劃,尤其是在北部都會區的主打──新田科技城,更應該有完善的產業定位、產業扶持政策(包括財政、稅務、土地、研發、人才、上下游產業鏈配套等政策),亦要以產業主導的土地/規劃/基建/生活配套、可行性研究(包括技術、財務、營運、管理、收支預算、投融資等計劃)、行動綱領、時間表、執行細節。

近日,政府公布新田科技城的建議發展大綱,並打算以多種模式批地,包括直接批地,引起熱議。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亦提到,本年內將會制定北部都會區的具體行動綱領及時間表,方便公眾監察政府進度。從政府打算採取直接批地吸引龍頭企業的做法看來,本屆政府對發展創科產業的魄力更勝過往,不欲北部都會區成為下一個科學園(被批評為包租公),或淪為另一個數碼港(被批評淪為地產項目),而是確切認識到吸引龍頭企業產生「虹吸效應」的重要性。然而北部都會區作為未來發展的一個大方向,現時的討論仍然局限於土地房屋、規劃、基建等硬件配套性安排上,此等固然重要,但針對如何吸引創科龍頭企業、科技人才、政府能夠提供何種扶持優惠政策、便利措施等核心議題,留白之處仍然甚多,值得深入討論思考。

積極不干預錯失良機

北部都會區的重點莫過於推動「北創科」,新田科技城的角色至關重要,規劃面積627公頃(即6.27平方公里),當中300公頃是創新科技園區,其他是住宅、基建道路、綠化等。目前的規劃重點仍是放在能夠容納多少人口,預計何時能夠提供多少創科用地等。政府其實不止一次提及要引進科技龍頭企業進駐,提供多元化的批地模式,現時先從較為「熟手」的土地規劃、基建先行,但北部都會區要成功,遠不止於此。參考深圳、上海等地的經驗,科技產業的成功,第一個關鍵在於政策,只有恰如其份的幫扶政策,才能吸引到心目中的龍頭企業、資金及人才來港,才能帶動本地初創及科技產業發展。

過去香港一直奉行「積極不干預」的新自由主義,錯失了不少發展新經濟的良機。1999年,從台積電離職的張汝京和漢鼎亞太風投徐大麟希望在香港推行的「矽港」計劃,因未得到特區政府重視而放棄香港,同時上海卻以5年免稅和接近免地租的優惠政策吸引其落戶,成為現在蜚聲國際的中芯國際。科技產業,尤其是新時代下的高端製造業很少是純粹靠市場競爭發展而成的,因其龐大的初始投入和對靈活行政審批的需求,政府的角色顯得非常重要。當年騰訊、小米、華為等為何不選擇經濟更蓬勃、更自由開放、面向全球的香港市場,改而選擇深圳?為何源自香港的大疆無人機也棄香港而選深圳?正正因為深圳對初創科技企業的政策幫扶、補貼、財稅及土地優惠、人才扶持等政策,企業落戶有補貼、到達多少市值後有獎勵、成功上市後又得到多少補貼等;又或引進人才、高端設備、或先進技術等可獲得什獎賞、政府表揚,甚至社會地位等,業界一清二楚,形成了明確的激勵機制。

1970至1980年代,香港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約三成,就業人數佔全港約45%,「香港製造」成為國際認同的「品牌」。筆者不少同年齡層的親朋戚友,都是當年的工廠仔、工廠妹。八十年代,內地改革開放,香港製造業紛紛北移,而業界亦未有及時轉型升級,政府更完全缺乏產業政策,更遑論任何產業定位及幫扶政策或措施,以至製造業一直萎縮到目前佔GDP不足1%,就業佔比不足2%,完全空洞化。

政策幫扶引科技龍頭

另一例子,同様是1970至1980年代,香港的「港產片」、電視劇集、粵語歌曲等文化行業發展蓬勃,風靡東南亞、美、加、澳、歐等各地大小華人社會,香港不少藝人不時遠赴當地演出掘金,形成龐大的影視產業,總產值更超過亞洲電影強國印度,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泱泱美國的荷里活,香港更成為亞洲第一的電影生產地,被稱作東方荷里活。這些粵語文化產品,本身既是經濟產業,也帶動來港的旅遊、餐飲、購物消費等無煙工業,是蜚聲國際的香港「品牌」,往往更是海外華人下一代接觸的主要中文媒體,當時香港的軟實力一時無兩。但為何香港現時的電影、電視、粵語歌曲等文化產業凋零落泊?除了業界自身缺乏長遠眼光,搵快錢,「七日鮮」粗製濫造「粵語殘片」,打爛自己飯碗以外,特區政府亦缺乏產業政策,繼續港英年代的積極不干預政策,放任自由,未有主動幫扶業界所致。反觀,近二十多年席捲全球的「韓潮」,正正是南韓政府大力的政策幫扶及財政支持下成功打造的文化產業,而且「韓潮」亦助力造就南韓的國際親和力、影響力,其軟實力絕對不可小覷,值得香港借鑑。特區政府以十億計資金、土地優惠等扶持政策,打造西九文化區,道理淺而易見。

回顧內地各科技龍頭城市的崛起,除了政策幫扶以外,也需要不同條件因素的配合才能成事,包括善用地緣優勢、有效率地運用生產要素、借助時勢的力量。從地緣優勢角度而言,深圳是一個經濟特區,具備臨近香港的優勢,當年改革開放初期,深圳善用了香港引進資金、企業、新技術、管理、人才等,促成迅猛的發展勢頭;而毗鄰澳門的珠海則發展勢頭明顯不如深圳,正是由於當年香港與澳門的經濟影響力相差造成的結果。當年深圳向香港學習,如今香港也可向深圳學習,同時需要意識到我們鄰近深圳──「中國矽谷」,全球第一大先進科技城市的合作潛能,加上香港比較容易進入龐大的「一國」內地市場,又是聯通全球的國際大都會,這種地緣優勢,具備「兩制」條件的香港可以如何發揮,達成「1+1>2」?

產業發展的另一生產要素離不開土地。香港有七成半的土地仍未開發,總量達到850多平方公里,比新加坡全國面積728平方公里還要大,不愁沒有土地,缺的只是政府的政治決心。資金方面,不計政府財政儲備的8000多億元,香港外滙基金儲備約4萬億元,當中兩萬億元用作穩定港元滙率,其他部分卻只是被動投資,為何我們不能將部分作主動投資於實體產業,投資於香港的新亮點──創科產業?

應特事特辦直接批地

在時勢方面,香港發展創科產業適逢其時,如今中美角力,美西方對中國實施科技壓制的力度愈來愈大,國家亦大力發展科技,務求自立自強。舉個例子,國家在從一窮二白的1970年,將第一顆人造衞星送上太空,至現今暢順運行的中國空間太空站,媲美由美國主導但卻排擠中國的國際太空站,顯示我國科技發展的勢頭、能力與決心;另外,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與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中心,香港可以向中央爭取得到更多優惠政策,便利更多科研資金可以過河等。再者,香港目前設有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6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及22間中國科學院聯合實驗室,又具備世界一流的大學科研團隊,多次贏得日內瓦國際創科發明獎、設計創新獎等;再者,美歐惡意排擠華裔科技專才,香港對他們有相當吸引力,應該主動吸納他們來港。在現今的大環境之下,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的關係愈來愈緊密,正是香港向國家爭取更多支援、更多參與、更多合作的時機。

在「招商引資」上,我們亦要開放思維,對待不同的企業,切忌「一本通書讀到老」,不同的企業、產業有不同的需求,最理想情況是有度身訂造的政策扶持及措施,這對科技企業尤為重要。例如,某些行業或科技企業的研發、生產、排放、業務機密、物流倉存等,需要不同的建築設計或基建設施配套,以符合其一些特定業務流程布局,或不能安置於多層廠房,或有特別層高、載重、抽氣、隔音、隔熱等的獨特要求,不適宜套用標準廠房等,政府應該「特事特辦」,例如給予直接批地,讓其按自身需要進行布局規劃、設計及建設。企業落戶後,也不能讓其自生自滅,要合適地進行安商、扶商的持續工作,協助他們解決業務或生活上的各種困難。筆者建議,由本屆政府成立並全資擁有的「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直接投資某些合適的科技企業、本地初創企業,最好是能夠安排適合的政府官員借調到並參與該等企業發展的角色之中,既是支持其業務發展,也是對外釋出信心,而官員也可以從中學習,日後制定政策時也能更「貼地」緊貼產業。

加大R&D投入追落後

生活配套方面,整個北部都會區應盡可能「自給自足」,「均衡發展」,避免重複當年規劃屯門新市鎮時出現的失敗例子,造成跨區上班、上學、就醫等交通及時間等的煩擾問題,並要針對海外、內地、本地人才的生活習慣及需要,提供適切配套。

針對新田科技城的更靈活開發,筆者建議政府可以特事特辦,視其為一個獨立計劃(wholesaleprogram),建議成立單一專責機構,人手由各政策局及各部門借出,但不向後者負責,免卻同時向兩個以上的首長負責。此模式有如1973年當局設立的「新界拓展署」(即現今的土木工程拓展署)專責新市鎮發展,又或如當年新機場工程統籌處(NAPCO),並賦予行政權力,在現有法規下全權專職負責所有的相關推進及審批工作,甚至日後的營運管理;而不將其視為一般的個別項目(project),不任由各政策局、各部門各自按自己節奏,按各自常規進行各種行政工作,避免政出多門、互相拖拉。

規劃以外,我們也應該持續不斷向海外、內地各科技先進的國家或地區學習,借鑑其政策、技術、管理、營運等方面的奧妙。筆者熟悉某港資設在內地的科技製造企業,即使為不同而又互相競爭的國際品牌客戶提供類同的半製成品,但透過一些商業機密保障機制,將不同客戶各自的技術、人才、設備等適當分隔、切割管理,讓港資企業都能達到令各客戶滿意的生產成果,取長補短,達至多贏,

發展創科產業,科研R&D投入必不可少。像以色列為例,地處沙漠地帶,水源缺乏,但卻有蓬勃的農業,農產品除自給自足之外,更有多可以輸出歐洲,有賴於其將農產品DNA改造的技術,使農產品能夠適應海水化淡後的鹹度,有賴科技的突破。為何以色列的科技發展如此蓬勃?因為危機感強,因地緣政治的影響,以色列還有發達的軍工產業,天然資源的匱乏和政治環境的因素看似不利,卻把以色列的科技產業「逼」得進步起來,其科研R&D投入佔其國內生產總值超过5%,全球第一。香港R&D投入佔比只有0.75%。這是一直以來過度依賴金融及房地產行業的香港應該警惕的,要找回產業過分單一化的危機感,才有動力急起直追,以發展多元化實體產業,創科產業不可不發展。

重新認識趨勢納百川

傳統資本主義市場只講求市場供需和逐利的一套在現今世界已百病叢生,在科技成為經濟第一推動力的二十一世紀,香港需要有「香港特色資本主義」,不能繼續沉迷新自由主義,在推動經濟發展上應該結合「行政主導」及「民主制度」的精神智慧,參考各不同地區成功經驗,例如鄰近的深圳,確立自己產業定位,制定產業幫扶政策及措施,建立公平合理資源分配機制,為業界解決各種問題,提供高質、精準的政府公共服務,製造營商友好的氛圍環境,積極主動為業界推動及發展業務。

近日,受惠於人工智能(AI)的高級晶片商輝達(Nvidia)周前公布業績大好,股價一夜升了近四分一,市值逼近萬億美元,股價一夜狂飆2000億美元,接近1.6萬億港元,等於香港2022年全年樓市成交4077億港元約4倍;香港首富李嘉誠近二三十年大手投資海外航運、基建、高科技等,房地產業佔比減少,但財富不斷增加;Apple、Tesla、Microsoft、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等,都是靠科技相關產業而非房地產致富。未來的世界是科技產業世界,香港要重新認識自己、國家、世界發展趨勢,不能再食老本,不能單靠金融及房地產作為經濟增長龍頭,要衝破以往的小修小補慣例,以靈活變通手法,以目的決定手段(theendjustifiesthemeans),海納百川各地成功要素,將其適當地賦予及推動香創科產業的發展,把北部都會區打造為香港的科技產業中心,才是香港未來應走之路。

香港專業聯盟主席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