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不僅依賴於自然,同時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深知這一點的土著人民和當地社區,則一直用負責任自然環境管理者的角色來指導自身行動。如果我們想要成功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阻止和扭轉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將一個充滿活力、健康的地球傳給子孫後代,就必須向這些自然守護者學習,並給予他們支持。
對自然的保護有賴於一系列複雜因素,包括教育和意識的培養、權利和法律的執行、有效的政策制定以及融資。而融資——具體來說就是如何在2030年以前填補每年7000億美元的生物多樣性融資缺口,則是本周在哥倫比亞卡利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的核心關注點。
生物多樣性績點是眾多創新融資機制中備受關注的潛在解決方案之一。雖然此類績點形式多樣,但本質上都是一種旨在獎勵那些為自然保護和恢復提供融資者的市場機制。其核心就是根據土地保護或恢復情況為那些投資自然者提供證明其積極影響的實用「績點」,讓它們可以借此證明自身遵守相關法律、提高自然生產力或提升良好聲譽。
如果使用得當,生物多樣性績點可以引導資金流向那些自然管理者,改善他們的物質條件並鞏固其作為環境管理關鍵角色的合法性。此外通過「為自然定價」,此類績點可以鼓勵企業更加謹慎行事以免破壞生物多樣性。
但生物多樣性績點能否發揮其潛力還是未知之數。因為雖然也存在其他可以而且應當發揮作用的公益市場,但它們往往無所作為。比如在紙面上看着很美但有時卻無法兌現承諾的自願碳市場,就突顯了各類市場解決方案所包含的危險和潛力。生物多樣性績點市場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須進行更好的設計、實施和有效管理。而了解自然真正價值的土著人民,必須成為這一進程的核心,而不僅僅是被徵求意見。
正是這種認識促使人們在去年成立了生物多樣性績點國際諮詢小組(International Advisory Panel on Biodiversity Credits)。該小組由大約24名環境、政策、商業和金融專家以及自然保護實踐者、當地社區活動家和土著領袖(包括本人)組成,其任務是設計一個能夠為自然、氣候和人類帶來切實利益的生物多樣性績點市場框架。為此我們花費了一年多時間與數百名相關方進行磋商、檢視協力廠商研究、開展自己的研究,並對正在進行的生物多樣性績點試點項目進行分析。
我們的結論很明確。生物多樣性信用當然可以兌現其將資金導向自然保護和恢復、鼓勵企業參與有利自然活動,並支持最高效的自然管理者滿足其需求和利益的各項承諾,但如果缺乏適當的市場設計和治理,那承諾也會無法兌現,甚至可能造成損害。為此我們提出以下五項擁有實際生活案例和實用操作指南支援的建議:
首先,與碳市場不同,不應存在生物多樣性補償的全球性交易。該計劃應僅限於那些真正那些投資於自然的實體。
第二,生物多樣性市場不應像碳市場那樣以自願為主。相反,國家、地區、地方和市政層面的政府政策應支持這項需求的快速擴大和有效利用。相關措施可以基於包括稅收優惠在內的合規性,或與融資和供應鏈條件掛鈎。
第三,只有在有明確證據表明當地民眾的權利,包括《聯合國土著人民權利宣言》中所規定的那些,得到尊重的情況下才能進行生物多樣性績點買賣。
第四,應設立價格下限以確保即使處於最低價格水平的生物多樣性績點,也能為自然管理者提供充足的資金。
第五,必須確保公平的市場准入;在保證資金投資地點和方式,以及回報的透明度方面採取更為徹底的做法,而在這方面投資於提升自然管理者的自然資本價值協商能力也會有所幫助。
任何新的自然保護和恢復融資機制,包括生物多樣性績點都必須謹慎引入。這意味着要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在設計中融入包容性和有效治理。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得放慢腳步:相反,我們必須當即採取行動,在土地失去生產能力、河流乾涸、可用資金不足以彌補所造成的損害之前。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4.
www.project-syndicat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