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人工智能與人類的愚蠢

魯賓尼(Nouriel Roubini)| Project-Syndicate

2024年2月8日

從今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會議回來後,我被多次問及有哪些最大收穫。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是今年被探討最多的話題。隨着不久前(如驅動ChatGPT的)大型語言模型的採用,人們對人工智能未來對生產率和經濟增長的影響,抱有極大的希望和超乎現實的信心。

為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牢記,主宰我們世界更多的是人類愚蠢而非人工智能。 巨大的威脅不斷擴散——每一個威脅都是更大範圍內「多重危機」(polycrisis)的元素之一——證實了我們的政治制度過分失調、政策過於具誤導性,甚至無力解決未來最嚴重、最明顯的危險因素。其中包括將帶來巨大經濟成本的氣候變化;將加劇氣候移民潮的失敗政府;以及可能比新冠疫情更具經濟破壞性的疫情反覆肆虐等等。

更糟糕的是,危險的地緣政治對抗,正逐漸演變為美中之間的新冷戰,及烏克蘭和中東等地潛在的爆炸性熱戰。在世界各地,部分由超全球化和節省勞動力的技術所推動的收入和財富不平等加劇,已經引發了人們對自由民主制度的反擊,從而為民粹主義、專制和暴力政治運動創造了機遇。

不可持續的私人及公共債務水平,有可能引發債務和金融危機,今後,我們有可能重新看到,通脹和因總供應縮減帶來的滯脹衝擊。保護主義、去全球化、脫鈎斷鏈和去美元化,是全球未來的大趨勢。

此外,有助推動增長及人類福祉的嶄新人工智能技術,同時也具有巨大的潛在破壞力。它們已被用於有助推動虛假資訊、深度偽造和選舉操縱,並引發了人們關於永久性技術失業,乃至更嚴重不平等的憂慮。同樣不祥的是,自主武器和人工智能強化網絡戰的興起。

達沃斯與會者被人工智能的炫目光環所蒙蔽,並未對上述最重要的威脅引起重視。這絲毫不值得大驚小怪。經驗告訴我,世界經濟論壇的時代精神,往往與世界的真正走向背道而馳。決策者和商業領袖在那裏大肆兜售書籍和交換老生常談。他們所代表的傳統智慧,往往來自對全球和宏觀發展事後諸葛亮式的見解。

因此,當我在2006年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上警告,全球金融危機即將爆發時,我被斥為末日論者而不加理睬。而當我在2007年預測許多歐羅區成員國將很快面臨主權債務問題時,曾遭意大利財長口頭恐嚇。2016年,當所有人問我中國股市崩潰是否預示硬着陸,並會再次導致全球金融危機時,我正確地提出,中國將面對一次坎坷但受控的着陸。2019至2021年,達沃斯的熱門話題是2022年開始破滅的加密貨幣泡沫。之後,人們又將關注重點轉移到清潔和綠色氫能,這樣的時尚今天也已開始消退。

人工智能技術很有可能在未來數十年真正改變世界。但鑑於未來的人工智能技術及產業將遠超模型限制,世界經濟論壇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關注,似乎已經錯位。以機械人和自動化領域正在爆發的革命為例,此次革命將迅速導致具有類似人類特徵的機械人的發展,它們可以像我們一樣學習並處理多項工作。同時,也可以思考人工智能將為生物技術、醫學、人類終極健康及壽命帶來什麼。同樣引人入勝的是量子計算的發展,量子計算將最終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以打造先進密碼和網絡安全應用。

同樣的長期視角也應適用於氣候辯論。(因增長太慢而無法產生重大影響的)可再生能源或碳捕獲、封存及綠色氫能等昂貴技術,愈來愈有可能無法解決問題。相反,如果能在未來15年內建造商業反應堆,我們或許便能目睹一場聚變能源革命。如此豐富的廉價、清潔能源,再加上廉價的海水化淡和農業技術,將使我們有能力養活到本世紀末將生活在地球上的100億人。

同樣,金融服務革命也不會以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或加密貨幣為核心。相反,它將以人工智能支持的集中式金融科技為特色,相關技術已經在改善支付系統、放款及信貸分配、保險承保及資產管理流程。材料學將帶來新部件、3D打印製造、納米技術及合成生物學革命。太空探索和開發將協助我們拯救地球,並想方設法創造行星外生活模式。

上述和其他許多技術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但前提是我們要能抑制其負面效應,而且必須以它們解決我們所面臨的所有巨大威脅。人們希望人工智能終有一天能夠戰勝人類的愚蠢。但如果我們先毀滅自己,人工智能將永遠不會有這個機會。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4.
www.project-syndicate.org

上一篇為綠色轉型進行配對

下一篇聯儲局在想什麼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