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最好的氣候政策應是先胡蘿蔔後大棒

施尼策(Monika Schnitzer)、瓦格納(Gernot Wagner)| Project-Syndicate

2024年8月15日

人們普遍認為,向零碳經濟過渡需要胡蘿蔔及大棒(也就是激勵和懲罰),而這兩者順序,是胡蘿蔔先而大棒後,但重要性卻較少人在意。

經濟學家們長期以來都堅持認為,快速且大規模減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的唯一辦法就是為其定價。在這個燃燒化石燃料所造成的破壞超過了其GDP貢獻值,每消耗一噸煤或一桶油,最終都會破壞集體繁榮。

計算這些排放物的社會成本為其定價提供了指導。如果將每噸二氧化碳排放所造成的所有破壞都計算在內,那適當的價格會遠高於200美元。這相當於給每加侖汽油加價2美元(或每升汽油0.5美元),也有助於解釋為甚麼歐洲運作良好的碳市場(價格約為每噸排放75美元)和德國的碳稅都未能在滿足碳價所需。德國8000萬人口擁有4000萬輛汽油車和柴油車,如徵收足夠高的碳稅則會顯得懲罰性太強,在政治上行不通。

這些計算也解釋了電動汽車為何會是如此重要。這項技術優勢來自於基本的物理學原理,電動汽車可以將90%的動力轉化為行駛距離,而內燃機僅為20%。將熱泵與燃氣鍋爐、電磁爐與燃氣灶、LED燈與舊式白熾燈進行比較也能觀察到類似的效率比。

最後一個例子尤其具有啟發性,因為向LED燈的轉型已基本完成。鑑於白熾燈是出名低效,90%電能被轉化為熱能而非光能,改用LED燈已為用戶帶來數倍回報。但即使這種常識性的改變,也需要協調運作才能實現規模化,還需要克服高昂的前期成本和房東不願向租戶提供更高能效燈泡等障礙。

在美國,變革始於2007年由總統喬治布殊(George W. Bush)簽署頒布、為家用燈泡設定新能效標準的《能源獨立與安全法》。這引發一場典型的文化戰爭式回應,共和黨眾議員巴赫曼(Michele Bachmann)就在2008年提交一份《燈泡自由選擇議案》,而她的議案最終石沉大海,而特朗普總統十年後試圖廢除能效標準。當時LED已成為更優質、更高效、及更便宜的技術。物理學和經濟學戰勝文化戰爭,消費者和地球因此受益。

如今向電動汽車、熱泵、電磁爐和許多其他更新更好技術的轉型也在沿著類似(也同樣快速的)軌跡進行著。按照排除通脹因素的價格計算,煤炭發電的成本在過去200多年間基本保持不變,而太陽能發電和電池的成本僅在過去30年中,就下降了99%以上。事實上,太陽能目前已成為有史以來最廉價的電力來源,將來一定會變得更加廉價。太陽、沙子和人類的創新都是取之不盡的,必能把我們引向更進一步的規模經濟。

但就像LED的應用一樣,太陽能的快速推廣應用需要家庭、公用事業機構、監管機構、行業和新技術開發者之間的協調合作。畢竟我們的目標是讓插電式電動汽車在陽光普照時充電,在日照不足時為洗碗機供電或幫助穩定當地電網。

首先需要協調合作去鼓勵購買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技術。德國於2011年啟動了雄心勃勃的「能源轉型」(德語:Energiewende)計劃,推出關稅和其他補貼去幫助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攀登學習曲線並降低成本。然而,這些製造商隨後紛紛轉移到中國,這雖然進一步降低成本,但卻損害德國就業。如今美國根據《通貨膨脹削減法》提供的大規模新補貼,可能會導致更多的歐洲清潔技術企業,將目光投向那些「更綠色的海岸」,這次將是大西洋另一邊。

對這些事態發展的正確回應不是放棄那些更新更高效的技術,而是要找到在國內生產和應用這些技術的其他途徑。歐盟從2035年開始禁止銷售內燃機驅動汽車的法令會有所幫助,而推動採用熱泵的協調工作也是如此。

在這些政策上打退堂鼓是大錯特錯的。歐洲人需要制定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去為清潔技術的生產和採用提供補貼。獎勵低碳發電從而讓消費者享受到來自太陽能發電的更低電價的電力市場改革,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對於電動汽車、熱泵和其他更高能效的產品,有針對性的轉型時間表應該成為一籃子計劃的一部分。它們提供投資的確定性,平衡了胡蘿蔔和大棒的關係。

比如美國紐約州已禁止在大多數新建建築中使用燃氣(德國尚未通過這一舉措),從而在不至於對化石燃料徵稅的情況下逐步減少對其依賴。明尼蘇達州在州長沃爾茨(Tim Walz,現為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的領導下,同樣通過了一項法律要求所有公用事業機構,在2030年以前做到60%至80%的電力來自於無碳排放來源,到2040年實現 100%,而目前這一比例僅為50%左右。該法律通過靈活的可再生能源組合標準來實施,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根大棒。而胡蘿蔔則是總值20億美元的清潔能源補貼,作為該州綜合行動計劃的一部分。

並非所有事情都是一帆風順的。儘管紐約州州長霍楚爾(Kathy Hochul)期待已久的紐約市交通擁堵收費計劃,本可以為公共交通投資提供急需的資金,但卻被認為是大棒先於胡蘿蔔。最終,她屈服於政治壓力並在最後一刻放棄了該計劃。

美國正面臨著更廣泛的排序問題。既然許多《通貨膨脹削減法》補貼如今已被證明大受歡迎,那麼甚麼時候才是隨後動用大棒的合適時機呢?將於明年到期的特朗普富人減稅政策,可能被視為最終開始對碳進行定價的契機。當然,一切都將取決於11月總統大選的結果。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4.
www.project-syndicate.org

 

上一篇拯救岌岌可危的能源可持續發展目標

下一篇戰爭遊戲與部落熱情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