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科院首席營運官陳滿恒表示,只要善用人工智能(AI),不單能有效推動ESG,更可為企業節省大量營運開支。
他透露,該院有一特別客戶日常會同時用到中電及港燈(02638)電網,過往靠人手調節系統,現時借助AI計算何時何地應選用哪間公司,每年成功省下300萬元電費。
除AI外,應科院的本地技術可在電力傳輸中實現直流電轉駁出直流電,避免出現交流電與直流電轉換產生的損耗,實際案例中能減省20%用電。陳滿恒強調,在香港搞創科很有前途,笑言家長不一定要子女做醫生、律師。
邱達根:邊緣計算大勢所趨
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指出,AI用途多,可提升ESG能力、企業效率等,當中需要大量數據運算,但涉及的算法會耗用巨額能源,AI對環保的反效果引起關注,故節省算力的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已成為大勢所趨。
鄧白氏香港地區ESG解決方案及企業培訓業務責任人麥靄琳認為,企業可應用AI裝備好自己。她提到公司有一宗個案,對方在環保等方面評分很高,惟於社會環節很低分,透過AI、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核實其ESG報告與外界資訊差異後,發現原因是其向供應商支付賬款的時間拖得很長。
麥靄琳表示,供應鏈「範圍三」的碳排放量佔比達八成,這議題關乎下一代生活環境,但也要重視這一代福祉,她舉例,鋰電池中含有稀少金屬鈷,全球七成的鈷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不過該國人口未有隨電動車普及而增加,導致不少童工長時間挖礦,「用E的名義,但是S上有人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