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央企提升ESG水平具多重意義

辛思維| 冷熱財庫

2024年6月15日

西方投資界近年大力追捧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概念,認為買入ESG評分更高的企業,可為投資者帶來更佳的回報。為迎合環球投資者的要求,國資委近期亦提出,央企旗下上市企業要提高ESG治理水平及訊息披露。政策若能帶動內地更多企業提升ESG水平,對內地整體企業文化將帶來重大影響。

排名前20%平均回報較高

大部分投資者選股,往往只着重企業的盈利表現,不過,企業管理層若不重視社會責任,可能會在私底下做出一些不恰當的事,令業績突然「滑鐵盧」。或許內地房地產龍頭恒大(03333)便是如此,此前幾年還被誤以為是高增長且高派息的優質股份,但最終才發現內裏如此不堪。

因此,有研究指出,投資ESG評分更高的企業,可以帶來更高的回報,同時下跌的風險亦較低。2014年至2018年期間,標普500指數成份股中,ESG排名前20%的公司股價表現,比ESG排名後20%的公司,高出兩成半以上,而且ESG排名靠前的公司股價波動亦較小。

事實上,不少企業發展至一定規模,均開始「發財立品」,做出更多有益社會(Social)的善事。加上近年社會對環保的關注度提升,更多企業增加了對環境(Environmental)保護等方面的工作。至於提升企業內部治理(Governance),包括改善員工福利等,亦是維持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策略。

改善企業管治利吸外資

不過,中國企業方面的確對ESG關注度向來較低,部分富人或許只會在國家出現大災難時捐款予災區,背後原因亦只是為了樹立個人形象,不是以一個系統化的策略去關注社會發展。對於並非環保相關的企業,更加完全不會關注如何保護環境。

至於企業內部管治方面,不少中資企業經常被詬病的較多是企業文化,例如高層存在貪腐問題,低層員工則被嚴重剝削等。近年不少中國企業經常被西方以「強迫勞動」為藉口進行制裁,足見兩者對員工權益方面的認知存在較大差異。

故若以ESG作為選股標準,大部分中國企業,當中包括大型國企,似乎亦非最佳選擇。中國股市若要吸引更多外資進入,就有必要迎合當前市場熱門的ESG要求,並且提升企業的ESG管治水平。

6月初,國資委便印發了《關於新時代中央企業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推動央企旗下上市公司圍繞ESG議題,落實環境管理要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加強高水平ESG訊息披露,不斷提高ESG治理能力,增強在資本市場的價值認同。

在政策推動下,若有更多中國企業能從內而外做好ESG的要求,除了有利吸引外資,更重要的是可以全面改變企業文化,大大減少企業造假、剝削員工等方面的問題,亦有利改善企業整體管治水平,對盈利也有望帶來正面影響。

上一篇巨企ESG佔優 DSI乘勢破頂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