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零碳是否可在建造業實現?

梁敬國|

2024年6月25日

聯合國171個成員國於2016年簽署《巴黎協定》,同意共同遏止全球暖化趨勢,以期盡快達到碳排放峰值。各國已制定減碳目標,國家亦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而香港也訂下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建造業又能在減碳過程中擔當什麼角色?

佔全港總排放70%

人類生活離不開建設,原始社會只提供遮蔽、不受野獸攻擊的空間,現今建築發展一日千里,已是多功能齊備;可是,隨着香港愈趨城市化,導致建造業碳排放量佔香港總碳排放量約70%。可見建造業對減碳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要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就需要業界全面配合。

根據國際能源組織預計,建造業到了2050年實現全球淨零排放目標大幅落後;現時,少於1%的現有建築物符合零碳標準。可見減碳潛力巨大,政府可通過改變建築領域發展模式、加強推動綠色建築措施力度、建設生態城市、善用高新科技有效實現節能減排,可謂任重道遠。

檢視施工流程排放

一般市民只看見建築物使用時的碳排,而業界的節能減碳目前也集中在此階段,往往忽略策劃、設計、建材、施工、維修翻新及拆卸整個建築生命周期。擁有妥善的早期規劃,從材料選擇、設計方案、施工流程到營運管理等各進行綜合考慮,制定及融入可持續發展的環保因素和概念,採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4S),加上數碼科技協助,能讓施工過程中達致不同程度的減碳,例如利用採光物料減少耗電量、統一地盤圍板規格和標準以能延續其使用期至整個建築期等。

此外,善用碳評估工具,針對物料、搬運器械、燒焊方法等,來評估碳排放含量,能有效在設計規劃期預計及記錄工程釋放的碳含量,方便日後進行比對和重新調整。結合「節能」、「儲能」與「創能」是控制隱含碳未來排放增長的有效方法。

在施工期間,承建商可透過廢料管理平台,控制及減低最後產生出來的廢料。此外,建造業開始模組化、預製化和工廠化的生產,例如「組裝合成建築法」等方式,均可減少現場廢物;而集中生產協助善用資源,達致最佳規模經濟效益。至於物業管理則可透過發展應用機械,更易於監測樓宇及設施健康,作出預防措施,令物業壽命得以延長。

提升建築營運效能

所謂營運碳排放,主要是建築運行期間由於水、冷、暖、電等能源消耗引致的碳排。追蹤建築物系統的碳足跡,即燈光、供熱、空調或資訊科技伺服器能提供「速贏」方案,因其減排潛力龐大並帶來共同利益,包括使租戶更感舒適,亦有利物業增值。這些減排可透過現今科技數碼服務,有助監察能源消耗,增加與租戶的互動合作,以及優化建築物管理。

本港超過六成的碳排放來自建築物的用電設施,筆者建議政府在規劃北部都會區及其他新發展區時,積極推廣區域供冷技術,更應進一步以智慧城市的概念作規劃,預先引入完善的環保系統和設備,增加綠色建築及智能家居等軟、硬件基建設施,加快促進全民節能。

助中小企實踐ESG

此外,由九成中小型承建商組成的建造業,在參與減碳和實踐ESG(環境、社會及管治)時面對不少挑戰,當局必須設法吸引並支援業界,協助達成本港的減碳目標。儘管目前已有一些鼓勵措施,例如「香港建築物能源效益註冊計劃」及「低碳綠色科研基金」,惟受資助項目範疇和機構數目仍相當有限。筆者認為,環保設備成本不輕,當局應加大支援力度,特別是為中小企提供更多經濟誘因,例如考慮成立「環保裝置信貸保證基金」,支援承建商安裝具能源效益和較環保的設備;或為承建商的環保裝置支出,提供開支總額兩至三倍的稅務扣減,這樣才能共同致力發展香港成為綠色低碳之都。

建造業的高碳排似乎成為減緩氣候變遷的障礙,但反過來說,若能成功實踐低碳,甚至零碳建築,將大大加快香港達致碳中和目標。

香港建造商會執行總監

上一篇央企提升ESG水平具多重意義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