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每年這個時候人們都會嘗試審視經濟、國內政治和全球地緣政治的交滙狀況。如果你一開始覺得這三大領域會保持一致,那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它們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也意味着存在一些自我強化的動態。但2024年給這種關係帶來了某些異常的分散作用,因此在這一年間,這種關係實際是在拉遠而非聚攏的。
先從地緣政治開始。有別於一年前的普遍預期,2024年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獲得了更大的優勢。同樣,以色列與哈馬斯在加沙戰爭所造成的人類痛苦和物質破壞,超出了大多數觀察家原本就相當悲觀的預期,並蔓延到黎巴嫩等其他國家。強者明顯不受懲罰的狀況,加上對嚴重人道主義危機缺乏有效防範手段,加深了許多人的觀感:全球秩序已經根本失衡,也沒有任何防護機制。
至於國內政治,動盪已成為許多國家當前的常態。法國和德國這兩個歐洲最大經濟體的政府相繼垮台,導致歐盟失去了政治領導。
與此同時,由中國、伊朗、北韓和俄羅斯組成的「權宜軸心」正嘗試挑戰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而近期的其他事態發展──從南韓總統尹錫悅突然宣布戒嚴(並很快被撤銷)到敍利亞巴沙爾政權垮台──都加深了人們的印象: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地緣和國內政治局勢都異常動盪的時代。
美經濟續保持強勢
宏觀經濟的發展也令人擔憂。歐洲經濟低迷加劇,各國都在努力應對低增長和高預算赤字。中國未能有效應對「日本化」的明顯和現實威脅,還有其不利的人口結構、債務負擔和長期低迷的房地產市場,都在削弱經濟增長、經濟效率和消費者信心。
然而,股市卻保持相對穩定,並帶來了豐厚回報,包括標準普爾指數創下了近60個收盤新高。美國經濟的優異表現是主要原因,它不僅沒有像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期那樣走弱,反而進一步擴大了領先優勢。鑑於美國吸引的外資數額及其在未來生產力、競爭力和增長的驅動因素上的投資規模,該國的經濟表現很可能在2025年繼續超越其他主要經濟體。
惟政治和地緣政治動盪,以及難以出現重大改善的前景,確實對美國經濟構成風險。即使該國如預期般繼續超越同儕,增長和通脹方面可能出現的變數也會增加。事實上,全球整體經濟和政策,正受到諸多因素影響:經濟下行風險增加,以及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糧食安全、醫療保健和國防可能改變許多行業並加速生產。
如果沒有重大的政策重整,我對美國的基準預測包括:即使經濟表現優於其他國家,但近期增長率會有所下降,並且會出現頑固通脹。這將使聯儲局面臨一個選擇:接受高於設定目標的通脹率,還是冒着經濟衰退的風險去嘗試將通脹壓低。
從全球來看,經濟碎片化將持續,迫使一些國家進一步分散自身儲備,遠離美元並探索替代西方支付系統的方案。作為其中一個全球基準指標的美國10年期國債息將小幅走高,主要在4.75厘至5厘波動。而金融市場可能要想想辦法,才能在充滿挑戰的地緣經濟環境中維持自身作為「好歸宿」的地位。
目前情況看似就是這樣。可是,除了認識到2025年的經濟結果存在更大不確定性之外,定期將所採用的基準與實際事態發展進行比對,也是至關重要的。
劍橋大學女王學院院長,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教授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