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反制YouTube乏力 藍營KOL難轉身

余錦賢| 香港脈搏

2022年4月21日

李家超宣布參選特首以來一直氣勢如虹,不但取得過半數選委提名,更獲本城多位元老級商界領袖表態力撐,可謂順風順水,然而昨天卻遇上小阻滯。

話說李家超擔任保安局局長期間因處理反修例運動及執行《港區國安法》於前年遭美國制裁,殃及其YouTube競選頻道剛突然被封殺,競選辦主任譚耀宗強調不影響競選工程。事實上,這場風波受到最大打擊的並非李家超,而是一眾在YouTube擁有數以十萬計粉絲的藍營KOL。

過去兩三年,藍營中人積極在YouTube搶佔輿論陣地,令這個原本屬於黃營的「橋頭堡」變得百花齊放,不少政壇新晉如李梓敬和陳穎欣都是靠在YouTube打出名堂,吸納大批擁躉,繼而被揀中參選及晉身立法會。可是昨天傳出YouTube煞停李家超平台運作後,李梓敬立即回應表示不排除放棄YouTube,轉戰內地平台。

不過,一名藍營KOL跟筆者直言,杯葛YouTube移師內地平台知易行難,起碼不是幾年內可以做到。首先是金錢誘因,同一條影片如果放到內地B站(bilibili)、抖音、西瓜視頻播放,雖然在龐大網民基數支持下,傳播率及觀看次數勢必倍增,但內地平台的廣告分紅比例隨時只及YouTube十分一。若然KOL本身是立法會議員,可能毋須依賴出片賺取廣告利潤,惟不少擅打輿論戰的愛國者,近年均全職做YouTuber,倘若貿然把戰線北移,收入肯定驟減。

其次是影響力的問題,目前香港人不論老中青,網上收看時事短片的主要來源皆為YouTube,即使是深藍建制支持者,亦僅得少數活躍於內地串流平台。

另一名深藍KOL認為,港人習慣用YouTube或多或少與手機設定有關,須知道Android手機通常內置YouTube應用程式,不諳科技的長者於是不知不覺間成為YouTube追隨者,KOL們若要放棄這片「藍海」轉闖內地,在港影響力難免直線下降。

李家超YouTube頻道被「停權」或許只是小菜一碟,建制中人更為擔心的是美國制裁長臂伸延至本地銀行,如果這位未來特首籌募競選經費須經銀行辦理,有機會面臨另一場制裁考驗。

上一篇寫好奏好香港新樂章

下一篇選委5.8倘須檢疫 投票方案有Plan B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