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公屋何妨簡約 政策切忌粗疏

社評| 社評

2022年12月10日

本港住屋供應向來緊張,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十月《施政報告》中針對性提出「簡約公屋」政策,擬快速興建約三萬伙「簡約版」公屋單位,協助市民加快上樓。此項德政近日卻惹來批評,皆因政府公布相關項目總成本約二百六十八億元,若簡單計算,除以三萬伙,相當於每個單位花費逾八十九萬元,比「正規公屋」造價高昂。平情而論,很多無殼蝸牛只求有瓦遮頭,不會介意過渡房屋裝修成什麼風格,只能說該措施無疑用意良好,但政府施政忌粗疏,從政策醞釀、資訊披露到宣傳推廣,顯然存在進步空間。

猶記得李家超個多月前在《施政報告》中宣布「簡約公屋」政策,坊間反應普遍稱好。畢竟本港住屋問題嚴重,據統計有多達十萬個家庭居於劏房,公屋申請人平均輪候接近六年才有機會上樓;「簡約公屋」方案籌劃於五年內興建約三萬伙面積較細(每戶約一百零七至三百三十三方呎,低於正規公屋的一百五十一至三百八十八方呎)、設施簡約的過渡型公屋單位,有助約三萬戶基層家庭更快改善居住環境,堪稱急市民所急。

豈料近日輿論形勢逆轉,皆因政府十一月底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披露簡約公屋相關項目總成本約二百六十八億元,相當於每伙花費逾八十九萬元,大家即可伸算出,比當局本年初公布的正規公屋平均造價(約六十五萬元)昂貴近四成。這就像一款「低配版」汽車居然貴過「豪華版」,令人摸不着頭腦。尤其近年疫情衝擊經濟,特區政府財赤嚴重,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告本財年赤字可能高達千億元,庫房儲備只夠應付政府約十一個月開支,必須節流;在此背景下,港府擲二百多億元興建「又貴又細」的過渡型公屋,難免引起爭議。

面對社會(包括立法會議員)嘩然,港府高官頻解畫。據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解釋,簡約公屋項目須耗費約四十四億元於營運及聘請額外人手,以及約六億元用作基建工程,若扣除這些「外部成本」,建築物本身總造價約二百億元,平均每單位約六十八萬元,與正規公屋差不多。

李家超周四在一個論壇上致詞時,主動提到不應用「冷冰冰數字」計算簡約公屋「物有所值」與否,他說一些劏房戶「每日在廁所門口食飯……同木蝨、曱甴一齊住,小朋友未坐過梳化椅,沒枱做功課」,這些苦況皆應納入「脫困數學」方程式,政府希望協助他們提前至少一年上樓。

平情而論,特首所言非虛,蝸居於惡劣環境下的家庭苦況令人心酸,而政府每年花費逾千億元福利開支,主要為助窮苦基層脫困;若能讓三萬戶家庭提早上樓,對他們生活質素大有裨益,甚至有助於改善健康、學業及家庭關係,某程度上可節省其他福利開支,這種「脫困數學」未必不划算。

可是,簡約公屋出場流於粗疏,仍有不少疑團尚待解答,例如:一、其面積較細小,設施相對簡約,但為何扣除「外部成本」後,每單位造價跟正規公屋相若甚至更高?二、政府既能覓得地皮,何不索性興建正規公屋一勞永逸?只為「提早一年」是否值得?三、在過渡期後,簡約公屋將如何處置?是否五年便拆卸還原?會否造成資源浪費及環保問題?

自七月上任後,李家超「每日解決一個問題」之熱切毋庸置疑,他急於在首份《施政報告》中推出紓困措施亦不難理解,但就像世界盃足球賽,攻勢須由後場到中場耐心組織,政府施政亦要有章法和步驟,過於急進不一定能射中龍門。

具體而言,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拋出簡約公屋大計令公眾產生期望,其「簡約」讓人聯想到「快靚正」;然而看到其後披露的總成本數字卻難免訝異,且關於選址、設計、營運、工程費等細節未詳,外界無從理解該政策「用錢買時間」之效益,就算想支持也缺乏憑藉。假若港府齊備大部分細節,或實實在在打造一個示範單位,人們整體觀感相信會較好。

以李家超為首的現屆政府高官不少出身自紀律部隊,注重「做實事」,通常做完事才「寫報告」;但在現今政壇,尤其互聯網社交媒體時代,政策醞釀、資訊披露、輿論策略等環節的重要性皆不容低估。港府就如荷蘭隊充滿幹勁,若能輔以巴西隊之細膩,施政層層縝密推進,將更無往而不利。

上一篇黃金簡約公屋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