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新界北大興土木 埋單計數見真章

余錦賢| 香港脈搏

2021年10月6日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在立法會宣讀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事前所有建制政黨均把新界北發展納入主要訴求,加上中聯辦副主任何靖專程赴當區調研,形容新界北邊境地區土地充裕、緊鄰深圳,有非常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價值,令「新界北」三字忽然成為政界最熱門關鍵詞。左中右政圈人士都相信,《施政報告》焦點非新界北莫屬。

綜合筆者打聽到的消息,整套新界北發展計劃的規模,比起「明日大嶼」更為龐大,計有打造新市鎮和興建公營房屋,以及在邊境地區騰出土地拓展創科產業。基建方面,除了已曝光的洪水橋來往前海的跨境鐵路,政府亦研究建設新鐵路支線貫穿新界北發展區,於大埔、皇后山及白石角設置鐵路站。而為加快粵港澳大灣區人流通勤效率,2023年落成的新皇崗口岸將採用嶄新的「兩地一檢」,便利兩地民眾交往。

「明日大嶼」填海造島預算耗資6000億元公帑,既然新界北發展規模更為宏大,可以想像所需資金必然是天文數字。有熟悉鐵路發展的建制派中人估計,部分新鐵路支線或者可用「鐵路加物業」發展模式,即是把鐵路站上蓋物業擁有權交予港鐵,來解決建造開支問題,政府毋須出一分一毫。然而,跨境基建則較難採用這種方法,總須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

縱使建制黨派紛紛要求特區政府發展新界北,惟芸芸支持者中不乏擔心成本過高的人士。

有建制派議員私下直言,去年抗疫期間港府已動用數千億元救經濟,原本高達萬億元的財政儲備一下子蒸發三成,憂慮當局以目前的財政狀況,能否承擔如此龐大的工程開銷。

其實,大興土木發展新市鎮、以重型基建帶動經濟的手段並不罕見,曾蔭權於2007年在任特首期間便曾推出包括沙中線、港珠澳大橋、高鐵、啟德發展區和西九文化區等在內的「十大基建」;港英年代亦有興建赤鱲角新機場的「玫瑰園計劃」。現時回看,多個項目確實對香港長遠發展有深遠影響,帶來的經濟效益難以量化。

因此,無人會質疑新界北發展的成效,只不過計劃若涉及巨額開支,政府高層有必要向外界解說「錢從何來」,讓偉大宏圖在陽光下實現。

上一篇撐起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定位

下一篇改善民生 促進和諧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