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二季度投資策略 - 從期待到落地

2024年4月17日

全球經濟在2024年是找尋與回歸新的均衡的一年。我們在年初的投資策略中重點建議的大類資產中半導體及人工智能股票、台股、日股、高收益債券在一季度表現突出。從年初對尋找新均衡的期待,到隨後預期逐步落地,今年接下來的市場投資機會依舊以利率、貿易、日本及中國經濟為關注焦點。

表: 2024年二季度投資策略 - 從期待到落地

資料來源:中信証券財富管理 (香港)

從期待到落地 (1) -日本央行告別現有超寬鬆框架

日本央行如預期在3月上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但隨後日本國債收益率下跌,日元走弱;房地產大幅上漲,而銀行股則下跌。相較市場進取的預期,我們認為日本央行將僅再加息10個基點,並保持負實際利率,以支持經濟增長。

我們預期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上升至1-1.5%區間。市場擔憂日元升值後日股下跌的風險,但從 2018年起日元匯率與日股股價的變動相關性已微弱。

日本市場制度、經濟、資本的新變化提振投資者信心。 巴菲特效應吸引了海外資金流向日股。我們認為目前日股估值仍不算貴。日企盈利預計在國內外溫和宏觀環境下保持穩健增長趨勢。此外,提高法人稅和日銀快速加息風險都仍較遠。若市場能在未來維持近期估值水平和盈利增速中樞,則日股年內可能仍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從期待到落地 (2) -全球降息週期開始

美國 3 月通脹資料再度全面超預期,我們仍預計美國通脹中樞難以明顯反彈、但年內CPI同比讀數的明顯下行亦較困難。“利率在高位維持更久”的敘事尚未終結,我們預計美聯儲今年6月不降息,年內僅降息一到兩次。

新興市場在貨幣政策靈活性方面比發達市場更具優勢。拉丁美洲的政策調整靈活性最大。印度預計在8月降息,亞洲降息視窗預期在9月打開,當中包括印尼、菲律賓、中國臺灣、韓國、泰國和越南。寬鬆政策預期及較高經濟增長將利好新興市場股票。

2024 年初至今金價續創新高,主要由於:1) 2000年後的降息年份金價皆漲。2) 避險情緒持續提振金價。3) 央行持續購金。從近兩年行情看,黃金最重要的支持因素並非實際利率而是全球央行。全球銀行體系,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央行,愈加重視黃金儲備。黃金的貨幣屬性再次得到強化,預計2024年黃金漲幅相比2023年只多不少。

從期待到落地 (3) -全球補庫存及耐用品替換週期開始

2024年補庫存週期開啟將支持全球貿易量上升,我們預計美國主動補庫的來臨時間分別為2024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末和三季度末;歐元區主動補庫時間分別為2024年二季度初、二季度末和三季度中。與全球貿易有高相關性的韓國和中國台灣在去年出貨量強勁,尤其惠於半導體出貨量強勁增長,我們預期此勢態將在2024年延續。耐用品替換週期亦有望開始,並利好兩地區的出口。因此,我們看好台、韓股市在科技上升週期的表現。

圖:韓國、墨西哥、中國臺灣和智利在2024年具有最強的一致性每股盈利增長前景

資料來源:中信里昂、IBES

從期待到落地 (4) -中國經濟動能在政策支持下回升

2024年1-2月內地經濟資料喜憂參半,預計後續利率水平還將進一步下降,因此伴隨著複產復工和降息,景氣度有望出現改善。預計2024年上半年經濟動能回升。全年要完成 “5%左右” GDP增長目標,預計下半年政策逆週期將顯著加碼。

基本面對於匯率的支撐或逐步突顯,美元指數帶來的被動貶值壓力趨緩。2024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或處6.9-7.3區間寬幅震盪。匯率對貨幣政策掣肘壓力最大的時期已經過去。
在此環境下,A股配置型外資已有 “回補”,但長期流入須待右側信號。紅利策略在股債配置中價值突顯。A股春夏行情呈現整體上移、杠鈴占優、小票修復的特徵。

圖:MSCI中國相對全球的成長優勢和估值優勢同步

資料來源:Wind、中信證券

港股市場情緒有所改善,估值優勢仍顯著。美國或即將開啟新一輪補庫週期,利好中國出口;電子、汽車、化工等行業有望充分受益。港股配置建議: (1) 預計科技、消費延續跑贏趨勢;(2) 高股息策略仍建議作為底倉配置。

圖:二季度大類資產配置:股票>債券>大宗商品

資料來源: 中信証券財富管理 (香港)

 

 

 

 

 

風險提示:

本資料內容可能涉及某些產品資訊作為示例之用,具體產品條款及細則請以相關法律及具體產品發售檔為准。請注意,有關產品可能僅供專業投資者參與,以及可能屬於複雜性產品類別。中信証券經紀 (香港) 有限公司(「中信証券經紀(香港)」)已力求所提供資料之可靠及中肯,惟對內容之完整、準確及有效性不作任何形式之保證,讀者應進行獨立的評估及其他適當的研究,以對內容加以參考取捨。

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在某些情況下,投資者可能需承受重大或所有投資損失。而過往表現亦未必可作為投資組合日後表現的指引。

免責聲明

中信証券財富管理 (香港)是由中信証券經紀 (香港) 有限公司(「中信証券經紀(香港)」)所設立的財富管理平台。本資料由中信証券經紀(香港)編制及發佈。本資料並未經香港證劵及期貨委員會 (「證監會」)或香港任何監管機構審閱。本資料若提及相關產品已獲證監會認可在香港公開發售, 請注意證監會認可不等於對該等產品作出推介或認可,也不是對該產品的商業利益或表現作出任何保證, 更不代表該產品適合所有投資者。 本資料僅供參考並只反映個別人仕個人觀點或意見,並不代表中信証券經紀(香港)或其附屬公司的觀點或意見,或受其約束。

本資料無意作為提議或推薦,且並不構成在任何司法管轄區取得/出售任何證券或進行任何交易的邀請。本資料所包含的資料未考慮到任何個人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如有疑問,您應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尋求獨立專業意見。有關產品的重要資料載於其產品發售檔。在購買有關產品的股份或單位之前,您有義務先行閱讀該相關產品的發售檔。

在發佈或使用本資料提供之資訊即屬違法的任何司法管轄區或國家,或將導致中信証券經紀(香港) 或其附屬公司受其註冊規定所規限的司法管轄區或國家,本資料所提供的資訊不應視為向該等司法管轄區或國家內的任何人士或實體發佈或供其使用。

上一篇印度股貴嗎?

下一篇日本市場解讀: 通脹上行 + 日元貶值 = 需要加息?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