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今年着重擴大內需消費,瑞銀大中華消費品行業主管彭燕燕表示,消費是今年中國經濟非常重要的驅動力,預期內地GDP增長接近5%的前提下,消費增長可能達到6%至7%,隨着消費者信心回暖,其儲蓄行為亦會逐步復常,因此對內地全年消費持樂觀看法,當中看好家電生產商及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主因估值較低。
彭燕燕認為,受新冠疫情影響,內地消費市場短期仍受壓,大約到2月至3月疫情高峰期過後,消費才會回復過來,而且去年第二季封城措施導致基數較低,預計今年第二季消費會大幅反彈,餐飲、酒店及旅遊等服務業會率先復甦。
家電乳業股估值低獲看好
她指出,自去年12月內地政府公布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後,消費板塊估值已回升,當中家電生產商及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估值依然較低。過去3年家電、家居用品是整個耐用品中受損最大的行業,民眾審慎消費,對家電需求亦減少,但隨着防控措施放寬,消費者信心恢復,需求將逐步釋放,對家電行業帶來支持。此外,大宗商品價格回落有助生產成本下降,對於家電生產商的盈利表現會有幫助。至於嬰幼兒配方奶粉,彭燕燕說,雖然內地出生率較低,但嬰幼兒配方奶粉需求仍會持續,加上行業整合,都對奶粉商提供推動作用。
內地運動用品股去年表現遜色,近月重拾升勢。彭燕燕稱,去年下半年運動用品庫存較高,例如以往庫存約3至個4月,現時增至約7個月,經銷商需要清存貨,短期會影響運動用品商收入;不過長遠仍看好運動用品股,因為內地運動用品的人均消費較其他國家低,未來尚有增長空間,同時內地推動全民健身,均有利於運動用品行業。
今年春節白酒銷售開始恢復,惟整體增速或低於去年,彭燕燕認為啤酒行業發展趨勢更樂觀,踏入第二季啤酒消費旺季後,行業會有更好表現。她預期今年餐飲行業復甦較慢,餐飲收入雖回復增長,但礙於過去兩年加速開店令開支增加,盈利未必能回到2019年的水平,而且由於競爭激烈,故對餐飲業並不樂觀,行業當中,估計快餐復甦較快,因外賣佔比較重。
採訪、撰文:陳慧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