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關是不通不行的

劉仲恒|

2023年1月11日

市民期盼已久的與內地免檢疫通關終於來臨了。那麼,香港為封關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呢?有機構計算過,由於嚴謹的新冠肺炎疫情管制措施,香港經濟所蒙受的潛在損失高達270億美元。封關前的2019年,本港與內地的陸路客運量超過2.36億人次,閉關之下,人數跌到一個沒有意義的數字,不值一提。

香港是個外向型的經濟體,非常倚重國際貿易活動。由於邊境長期關閉,很多本港企業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不少公司更是敵不過疫情而關門大吉。很多重要的商貿活動被鄰近的城市搶走了,不少原來在內地的工業生產轉移到不同的東南亞國家。原來的國際商貿活動、商務客和一般旅客幾乎全部蒸發,以前熙來攘往、水洩不通的鬧市現在變得「吉舖」處處,看見都覺得害怕。即使現在已經開始通關,但由於很多員工在疫情期間已經被迫轉行維生,本港的酒店和餐飲業又要努力解決人手短缺的問題,情況值得關注。

通關第一天的晚上8點,已有超過9.2萬人次出入境,當中62%的人次是出境北上,餘下的38%人次是入境本港,可見通關對於等待北上的港人來說,簡直就是「久旱逢甘露」。另外,政府的數據顯示,已有超過34萬人登記申請過關的配額,而深圳灣口岸1月19到21日早上、中午、黃昏全部時段的名額都已經約滿,可見本港市民對通關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

在筆者看來,通關是勢在必行的,而且通關對本港的旅遊業、零售業和其他跨境經濟活動來說,都會帶來非常正面的影響。然而,我們有必要管理一下市民的期望,因為通關並不是一服「藥到」馬上「病除」的靈丹妙藥,要經濟恢復到疫情以前的狀況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首先,為了避免一下子全面通關對本港醫療和交通運輸系統所帶來的衝擊,政府初期必須通過用配額這種有序的方式逐漸恢復通關。這樣做是理智的,因為把人數限制在可控制的範圍內,出亂子的機會就大大降低了。

其次,新冠疫情並沒有完全結束,疫情不但在內地有捲土重來的勢頭,某些歐洲國家,甚至港人的旅遊熱點泰國也再次收緊入境要求。以泰國為例,現在入境的旅客必須提供最少兩劑新冠疫苗接種紀錄或新冠疫苗接種醫學豁免書,或已接種一劑和持有6個月內的康復證明,又要購買包括新冠治療的旅遊保險。最後,疫情和俄烏戰事嚴重打擊了世界經濟,相當疲弱的外部需求對力求復原的本港經濟來說,絕對不是什麼正面的有利因素。

雖然不能要求經濟恢復可以一蹴而就,惟逐步走向全面通關肯定是正確的方向,因為這還涉及打造緊密融合的粵港澳大灣區這項國策。不錯,香港有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優勢,但在閉關的情況下,本港的優勢根本無法發揮,只有通關,才能全面推動大灣區的發展。

放射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公共衞生碩士、香港再出發共同發起人

上一篇迎疫後機遇 中青旅看漲

下一篇通關救港說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