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港府撤銷口罩令不必畏首畏尾

社評| 社評

2023年2月28日

隨着澳門政府公布昨天(二十七日)起取消戶外口罩令,香港成為地球上最後一個依舊以嚴厲法律強制市民在公眾地方佩戴口罩的地區,落後於全世界。既然肆虐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顯著緩和,社會已經進入復常階段,特區政府積極宣傳「你好香港」吸引遊客,並籌辦「開心香港」一連串活動刺激經濟,若人人繼續不得不「猶戴口罩半遮臉」,怎可讓開心笑容呈現眼前?

香港的口罩令原定二月二十二日屆滿,但特區政府早前刊憲延長十四天至三月八日婦女節,固執程度令外地免檢疫來港人士覺得大惑不解。傳媒披露,港府曾於上周商討口罩令事宜,結果是不了了之。現在有消息指出,行政長官李家超今天出席行政會議前會宣布解除口罩令,新措施最快在本周三(三月一日)實施。相信此舉又是受到鄰埠啟發,再一次後知後覺、後決後行。

口罩在疫情高峰期確實起到防範病毒入侵的作用,這一點不容抹殺,不過目前的情況是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香港亦已撤銷疫苗通行證和限聚令等等措施,唯獨保留口罩令,予人的觀感是流於形式主義。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在電台節目上十分生動地指出,餐廳內所有人都除口罩食飯傾偈,離開座位去洗手間或者講電話,又要戴口罩,這個安排好奇怪。食肆裏張嘴吃飯理論上是高風險行為,政府容許脫口罩,身處戶外環境受病毒感染的風險低得多,政府卻強制市民戴口罩,豈不自相矛盾!

港大微生物系臨床助理教授薛達在社交網上撰文,認為本港對新冠病毒已有高度混合免疫力,戴口罩的作用變得很低,而對於其他呼吸道病毒,全民口罩令並非可持續的措施,加上隨着天氣回暖,呼吸道傳染病較難傳播,不該再執行強制性的口罩令,醫療機構和公共場所應讓市民自行選擇是否戴口罩。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亦說,毋須憂慮撤銷口罩令加劇病毒傳播導致醫療系統不能承擔。

是否撤銷口罩令當然必須顧及病毒從內地輸入的風險。惟早在本月十六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已指出,中國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人口大國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蹟;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昨天(二十七日)在北京召開記者會,國家衞健委發言人米鋒亦表示,近期全國新冠疫情繼續保持平穩態勢,各地疫情均處於局部零星散發狀態,未發現疫情明顯反彈的省份。那就是說,病毒從外地輸入的風險甚低。

中國疫情緩和得到日本認可,該國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宣布,針對中國旅客的落地強制檢測,三月一日起放寬為隨機抽樣檢測,但仍然保留出示七十二小時內檢測陰性證明的要求。談到放寬的理由,松野博一解釋,來自中國的入境者當中,確診率呈下降趨勢。

裏裏外外的事態發展十分明瞭,港府在撤銷口罩令的問題上完全不必畏首畏尾,容許市民自由地呼吸新鮮空氣才是真正意義的社會復常。更何況,撤銷口罩令有助於吸引旅客訪港,減少一道人為障礙。

關於新冠病毒,美國似乎繼續在溯源調查方面把矛頭指向中國,但毫不影響內地和香港走出疫境。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能源部近日向白宮及國會主要議員提交一份報告,認為新冠病毒「最有可能源於中國實驗室洩漏」,與聯邦調查局(FBI)看法一致。不過其他四個機關和國家情報會議(NIC)仍傾向疫情或源於自然傳播,另兩個機關則表示不確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說,病毒溯源是科學問題,有關方面應當停止翻炒實驗室洩漏論調,停止抹黑中國,停止將溯源問題政治化。

回到香港,據說一旦解除口罩令,不會仿照「澳門模式」,即是公共地方毋須再戴口罩之外,政府只會勸喻市民,在公共交通工具、醫院和學校等場所有需要的話仍應戴口罩,而不是法例強制規定。若然這是事實,不失為比澳門更通融的做法。

後疫情時代,「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戴不戴口罩就由市民自行決定,春天萬木競秀百花綻放,不隔着幾層輕紗聞來最香。

上一篇戰勝疫情 次季增長有保證

下一篇推動長者打疫苗是後口罩時代的關鍵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