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安樂工程以高科技創新工藝領先行業
落實三大發展策略 深耕灣區機遇

大灣區專題_GBA經濟創新導航

2023年11月20日

粵港澳大灣區正急速發展,有望成為最具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亦加速新基建項目落地,機遇處處。安樂工程集團(01977)成立至今近半世紀,一直堅持以高科技創新工藝帶領行業發展,於多元化工程項目應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並進一步推廣至大灣區。安樂工程集團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陳海明表示,集團未來將持續落實「新科技」、「新市場」、「新業務模式」三大發展策略,實現中港兩地在人才及技術方面的互補。

近年安樂工程將發展重點之一放在大灣區的「新市場」,在廣州設立BIM專業團隊,按不同項目設計數據模型,相關經驗和數據可應用於未來其他工程。陳海明指出,「不論新工程於大灣區的所在地,均可應用廣州團隊的大數據來建立新模型」,可見集團善用自身豐富項目經驗,將愈趨成熟的BIM技術帶至大灣區,積極培育內地BIM建模人員,推動技術普及化。

致力迎合中港兩地標準

陳海明續指,「BIM更可應用於物業管理方面,憑藉收集及分析大數據,以最佳效能管理樓宇的日常運作,提升物業整體能源效益」。集團致力推行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及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按BIM模型及數據預製組件,再運往工地裝嵌,大大減低現場施工時間及所需人手,降低對社區環境的影響,現已進一步應用於多個大灣區項目,成功促進中港兩地供應互補。

談及當初進軍大灣區遇到的挑戰,陳海明分享道:「最初由數名香港同事做『開荒牛』設立廣州團隊,惟兩地BIM制度及經營模式各有不同,花了一段時間,深入了解香港及內地標準,從經驗中摸索,現時已有兩套制度,分別迎合香港及內地市場要求」。至此,團隊運作愈趨順利、步上軌道。

提升團隊研發創新能力

安樂工程始終相信「僱員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促進人才發展」正是集團的企業可持續發展策略中重要一環。集團為僱員設立培訓中心,編制不同訓練模型及材料,令僱員於職業生涯不同時期均可吸收新知識、提升技能。陳海明謂,業界人才短缺已是不爭事實,培訓對年輕一代僱員尤為重要,「有嘢俾佢學,先會留得耐」。

安樂工程多年來培訓逾千位年輕工程師及技術人員,涉獵範疇廣泛,涵蓋屋宇裝備工程、環境工程、資訊、通訊及屋宇科技、升降機及自動梯等。集團亦設有創新基金,鼓勵僱員大膽創新、啟發新思維。

料未來3至5年工程界發展蓬勃

談及未來在大灣區的戰略部署,陳海明稱集團將於大灣區重點發展環境工程、升降機及自動梯,以及數據中心三大業務,並投放資源於更多創新解決方案研發之中,配合市場需求。目前集團過半屋宇裝備工程項目應用先進建築技術,陳海明表示,未來相關佔比將進一步提升,貫徹安樂工程「新科技」、「新市場」、「新業務模式」三大發展策略。

展望未來,陳海明料大灣區機遇將持續增加,未來3至5年工程界發展蓬勃。安樂工程擬進一步將香港及內地團隊的研發成果推廣至海外市場,尤其是環境工程與升降機及自動梯業務,未來將持續研發切合不同市場需求的新技術,引領集團再創高峰。

上一篇港機場拓多式聯運 鞏固灣區樞紐 海陸路接駁內地城市 加快客貨運中轉

下一篇北向互換通九個月成交1.2萬億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