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7日
1939年5月落成、位於皇后大道中現址的中環街市,2003年全面停用後,市民對其街市印象已日漸模糊;市建局2年前完成復修及活化,成為中區人流聚集焦點並重新開放,在慶祝開幕2周年同時,加入一個嶄新元素,重塑昔日街市販賣氛圍。市建局委託視覺及數碼藝術家黃宏達,利用AI人工智能科技及電影視覺特效,還原上世紀五十年代中環街市魚檔「釗記號」,今日起開放讓公眾感受昔日風情。
電影道具藝術家製展品
原中環街市樓高4層,開業時地下是雞鴨及鮮魚枱,二樓是肉枱,三樓賣果菜,共263位檔主。現市建局在街市地下重塑昔日魚檔販賣氛圍,特別邀請電影道具藝術家,製作一系列像真度極高展品,例如有魚檔枱面的仿鮮魚和碎冰、單是仿真魚已有6種共50條之多,還有水缸上方大木桶、懸掛於鐵通用作包裝的鹹水草、當年使用的「花碼」價錢牌等一應俱全。為加強現場感,有動畫配合屏幕和投射裝置,重現鮮魚在缸內游動情況,所有布置都是根據修復了的魚檔歷史照片悉心營造。
另外,魚檔其中一面牆身是一張攝於1953年的舊照,市建局以創新的AI人工智能科技修復,期望產生更貼近昔日面貌、具視覺吸引力和高質量的圖像。
黃宏達表示,製作釗記號時會思考怎樣才能重現當時氣氛,希望透過電影級道具讓人置身其中,例如用鹹水草、報紙包鮮魚,也期望誘發市民提高環保意識;他又說自己小時候在油麻地長大,所以不時會在避風塘觀察漁家工作。
魚檔也設互動拍攝裝置,市民可與屏幕內扮演釗記號的檔主合照,之後可即時透過QR Code下載,相片會保存24小時。為增真實性,屏幕播放的內容應用電影視覺特效技術,將實時互動拍攝的影像,和已製作的虛擬片段畫面同步結合,令現場情景能暢順地透過虛擬檔主的「手機」實時同步播放。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海關設財富調查科 升編制打擊洗黑錢 |
上一篇: | 特斯拉鏟行人路毀麵包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