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4月29日

人言人語

影評必須情理兼備

影評人,顧名思義是「評論電影的人」,外界聽來簡單,以為只是主觀地撰寫觀後感,其實不然;我叫單志民(Thomas),自九十年代開始以筆名「登徒」在報章撰寫影評,不敢自居專家,多年來總算有些心得,正式的影評,並非反映影評人看完齣戲後感覺是否良好,而是要用分析技巧,以rationale(理由)和標準去作出評價,情理兼備才有說服力。

我與電影結緣,源於八十年代末在中大讀商科時期,大學常於校園內播放電影,當年自己是窮書生一名,當然不會放過這些免費娛樂,不同國家和類型的都有涉獵,感覺可擴闊眼界,發現銀幕上的世界實在多姿多采,索性去進修多個關於電影欣賞的校外課程,逐漸覺得跟這種藝術媒介有點共鳴,當理解到戲中傳遞的意思後,就想做點回應,於是用文字出發,開始撰寫影評。

藝術角度分析周星馳

1990年大學畢業,曾任職商界數年,然而對電影及寫影評熱情不減,不時投稿到當時的本地文藝雜誌《越界》,其後獲《電影雙周刊》邀請成為專欄作家;事實上,從來無人教過我寫影評,只是一開始投稿有人刊登就寫,現時回想,覺得是頗幼稚的想法(笑),之後愈寫愈多。

九十年代初是港產片輝煌時期,1994年我加入新成立的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正式成為影評人,為求有更多機會發表文章,翌年投身傳媒,在報章的電影文化版工作,首篇影評就是影星周星馳的《西遊記》,當年《西遊記》予人印象是通俗商業作品,我是首批從藝術角度出發、認真地分析周星馳的影評人。

獨具慧眼帶來滿足感

可是眾所周知,在本港單靠寫作維生絕不容易,因此我無想過以影評人作正職,惟若視之為主要興趣,我絕不抗拒,記得從前以電影記者身份採訪柏林國際影展,平均每日要看10多齣戲,雖然並非一律看足全程,倒也廢寢忘餐,過程中亦有不少難忘趣事,試過有次睇戲,放映中途往洗手間,見到西班牙名導艾慕杜華(Pedro Almodóvar)獨自在走廊呆坐,跟他寒暄了幾句。

來到1996年,我在影展意外發掘到一齣驚為天人的好戲,兩位導演當時寂寂無聞,我回港後撰寫長篇影評大讚特讚,如今他倆已是歐洲家喻戶曉的殿堂級導演:戴丹兄弟(Dardenne Brothers),當年該部電影正是他們嶄露頭角之作The Promise(《一諾千金》);這種自覺獨具慧眼的滿足感,正是我作為影評人的最大動力。

儘管深愛電影,我也有不能碰的紅線,就是很怕看恐怖片,試想想,一旦我有70%時間蒙着眼睛,如何能做出客觀評價?故還是敬而遠之算了。

身為影評人,我認為最重要做到情理兼備,不能單靠理論分析,也不可太感情用事,如何取得平衡,才是技術所在。

採訪、撰文:許鎮邦

攝影:何澤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