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5日
新冠肺炎疫情或再現變數。衞生防護中心周五(14日)呈報,本港首度發現輸入個案帶有「更惡」的變異病毒株BQ.1.1亞系,該病毒株增長速度較快,亦具較高的「免疫逃逸」能力,較易令康復者及曾打針人士受感染。至於同樣有免疫逃逸能力的變種病毒XBB,累計輸入個案已增至32宗。有專家相信本港免檢疫入境下,上述病毒株始終會流入社區,籲當局加強化驗本地個案,密切監察情況。
本港周五公布新增5106宗確診,當中4770宗為本地個案,336宗輸入,並有再多7人染疫後離世。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呈報6宗變異病毒株亞系輸入個案,其中一名30歲男子感染BQ.1.1亞系,他上月30日由阿聯酋抵港,兩天後檢測呈陽,目前情況待定。其餘個案包括3宗XBB亞系、一宗BA.2.75.2及一宗BA.4.6亞系,患者年齡由29至53歲,分別從新加坡、印度、加拿大和越南抵港。
阿聯酋抵埗男子輪入個案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謂,有研究顯示BQ.1.1對康復者血清的免疫逃逸能力較高,加上流行病學數據顯示,該變種病毒在已有「混合免疫」的地區快速蔓延,因此要慎重看待,「預期佢唔會(滲入社區)係不切實際」。
他建議當局加強檢驗本地個案,留意社區是否已出現新病毒株,以及二次感染率有否提高。梁子超解釋,二次感染率反映本港群體免疫保護能力,「如果重新感染係低水平就唔使擔心,如果比例達四分之一就響起警鐘,代表群體免疫消失」,屆時政府要做好準備,應對新一波疫情或出現。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亦提到,BQ.1.1增長速度較BA.5快三成,值得加強關注。
盧寵茂:暫未考慮放寬措施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於立法會表示,確診數字上月下旬一度回落,惟本月初再度回升,加上近日輸入個案帶有新的變異病毒株,顯示疫情仍未過去;機場檢測陽性比率由約1.2%升至近日的3.5%,要視乎更多相關數據,才能判斷是否有空間放寬「0+3」。有議員問及當局會否放寬讓持「黃碼」但核酸檢測陰性的旅客堂食,盧強調核酸檢測非完全準確,且需時等候結果,現不考慮相關安排。
政府早前宣布積極考慮放寬限聚令,盧寵茂透露當局已決定修例,將限聚令由4人放寬至12人,惟受制於599G條例,修例須經法律程序處理,冀議員支持並加快修訂。
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形容4人限聚令已不合時宜,相信放寬或完全取消均不會增加疫情風險。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孔繁毅盼冬季前引進復必泰二價針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