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0月6日

獨眼

港疫下貧富懸殊差距擴至47倍
樂施會:最窮月入2700 富裕組別12.7萬元

香港貧富差距爆錶!樂施會分析疫情下本港實況,發現最貧窮及最富裕的一成住戶,月入中位數差距由疫前34.3倍,擴大至今年第一季的47.3倍,貧與富差距愈趨嚴重,最窮組別月入跌至2700元,最富裕則升至12萬7600元;團體建議當局盡快落實最低工資由兩年一檢改為一年一檢,並調整至時薪45.4元;另希望有能力僱主可支付時薪達58.9元的「生活工資」。惟資方代表認為現階段最迫切是疫情復常振興經濟,最低工資討論應稍後討論。

樂施會昨發表《香港貧窮狀況報告:疫下本港貧窮與就業面貌》報告,分析政府統計處2019至2021年及今年第一季數據,將住戶月入中位數分十個等分,第一等分最貧窮,第十等分最富裕,並比較最貧窮及最富裕一成住戶的月入中位數,發現「貧富差距」由疫情前的34.3倍,擴大至今年第一季的47.3倍,最貧窮組別人士月入由2019年的3500元下跌至2700元,最富裕由12萬元升至12萬7600元。

報告亦發現貧窮人士失業率偏高,今年首季失業率26.1%,較非貧窮人士高逾8倍;62%貧窮失業者是40歲或以上,當中60%無工作逾2個月,25%超過半年,零售、住宿及餐飲,和低技術工種屬重災區。

低技術工種屬重災區

工時不足也嚴重,今年第一季超過77%貧窮人士每周開工不足20小時;非經濟活躍(低消費能力)的貧窮人口今年首季有109萬人,較2020年升3.2%,當中46.6萬人是65歲或以上長者。

樂施會總裁曾迦慧期望本月中公布的《施政報告》,提出積極協助貧窮人士疫後復元的政策,最低工資對基層疫後復元能發揮重要作用,建議當局考慮落實一年一檢及將金額由時薪37.5元增至45.4元。

然而,記者翻查資料,樂施會2018年發表的《香港生活工資研究報告》已提出生活工資應為時薪54.7元,如今只建議最低工資45.4元,是否「開倒車」?該會助理研究及倡議經理梁名峰解釋,會方今年提出僱主向基層僱員支付的生活工資為每小時不少於58.9元,主要呼籲政府及有能力僱主多走一步。根據樂施會定義,生活工資是指能滿足僱員及其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工資水平,包括均衡營養飲食、合理居住空間、適當社交生活,和基本學習及醫療需要等。

團體倡最低工資增到45.4元

勞顧會資方代表郭振華說現階段最迫切解決是讓疫情復常,調整最低工資反而屬次要,「我覺得而家提出最低工資係唔啱嘴型」,又質疑一年一檢不設實際,「每次做檢討要收集數據,每年做未必做到」。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